家庭教育是学7校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刻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代社会,对于一个中低等收入的家庭来说,生养一个孩子,从他吃奶、吃饭、走路、穿衣、说话、洗脸刷牙、看病治病,然后让他从幼儿园(学前班)到小学、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父母确实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并承担很大的责任。 有一个专门调查报告说,农村一个家庭要把四分之一以上甚至三分之一以上的可支配收入用在一个孩子幼儿园或中小学校内的保育、教育上。教育投资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家庭的首要消费项目。但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身体健康、思想品行端正、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却是最艰难的。前一个是教育投入问题,后一个是家庭教育问题。教育投入是由国家、社会和家庭来共同承担的。但是,家庭教育却是在学校、社会指导配合下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独立完成的。 林崇德教授说:家庭教育的主要教员是父母双亲,0-----18岁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也不能没有母亲,父母对子女产生不同的影响,共同承担着教育子女成材的重任[见《21世纪怎样作家长》第2页]。但是,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时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这表达了对老师的信任,却忽略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这就是“咬奶头”和“孟母三迁”的故事。 ?????? 先讲“咬奶头”的故事。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说,从前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到邻家去拿了一双筷子回来,他的母亲看见了非常高兴,就称赞他说:“宝宝多么乖,多么能干,会拿筷子了。”得到母亲的称赞,这个孩子随着年龄、智力的变化,就逐步由小偷小摸,到惯偷,到偷盗抢劫,最后是贼久必破,刚到二十来岁,就被官府抓住判处死刑。临刑前他苦苦哀求要见母亲一面,母亲来到后,他又眼泪汪汪的说要吃最后一次奶,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谁知他竟然把母亲的奶头,“咯”的一声咬掉了。他对母亲说:“我三岁的时候,拿了人家的东西回来,你不但不打我骂我,反而鼓励我说:‘宝宝多乖,多能’。假如那时你严格禁止我,好好教导我,到了这时候我也许成为一个有为的青年,不至于杀头了。都是你害我的!”听了这个令人寒心的故事,亲爱的家长,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你有没有患过这种贪图小利而鼓励孩子作坏事的毛病?你还是能够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决不贪图别人和公家的便宜呢。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家庭教育重要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要小孩子学得好,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做得好。 ?????? 现在我讲一下“孟母三迁”的故事。我国宋朝的《三字经》就有这样的记载:“昔孟母,择邻处”。意思是说,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都是为了使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当初带了孟子住在坟墓旁边,孟子天天看见出丧、埋葬的种种情景,小孩喜欢模仿,就做出各种出丧、埋葬游戏。孟母感到这种游戏对儿子的影响是不好的,却并不采取强制的干涉措施,只对他说:“这个地方不好住,我们还是搬到别处吧。”所以,孟母把家迁到街市上。不料孟子还是喜欢模仿,他看到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讨价还价,争钱夺利,也就模仿起来,做起做生意的游戏。加上邻居是个屠户,整天杀猪宰羊,他就又模仿杀猪宰羊的动作,仍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孟母又感到街市和屠户的影响非常不好,就对孟子说:“这个地方也不好住,我们还是搬到别处去住。”于是孟母把家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在此听到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看到老师与学生相互应对的礼节等,也就模仿起来了。孟母看到了这种情形感到非常高兴,就说:“孩子,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住下了。”后来,孟子就进入这个学校读书了。但是,有一天孟子突然逃学。那时孟母正在织布便叫他去。问他为什么逃学。随即就用剪刀把布匹割断,并教育孩子说:“读书半途而废,便和机上的布匹中断一样,是徒劳无功的。”孟子受到母亲的深刻教训后,就努力读书了。 这就是我国流传广泛的“孟母三迁”、“断织喻学”的家教故事。孟子以后成为大学问家与母亲从小的严格教育是有密切关系的。特别是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这就是许多人经常说的养好一个孩子光荣,教好一个孩子幸福。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家”、“国”一体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了全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好一个孩子就是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就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贡献。 ????? 家长朋友们!我们听了这两个故事,“咬奶头”的强盗与被誉为“亚圣”的孟子在年幼的时候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吗?我想,他们在小的时候,都是聪明、活泼、可爱,都喜欢模仿,都有好奇心,都不能辨别是非善恶。别人称赞他们,他们就高兴去做。别人责备、吓唬他们,他们就不敢去做,他们都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但他们形成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这是为什么呢?这

文档评论(0)

xiongdi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