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水质污染与监测 水和水体 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 对人的重要性 人体的2/3是水; 人体失去10%的水,将难以运动; 失去20%的水将导致死亡 水是重要的资源(?花钱如流水) 世界水日主题 1994年:“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 “妇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 “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1998年:“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ground water -- 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我们(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2000年:“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2001年:“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2年:“水与发展”(water for development) 2003年:“水—人类的未来”(water for the future)? 2004年:“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2005年:“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2006年:“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2007年:“应对水短缺” 2008年:“涉水卫生” 2009年:“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 ” 2010年:水质量 2011年:城市水资源管理 2012年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一)水质污染类型 (二)水体自净和水体环境容量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 自净能力决定着水体的环境容量(洁净水体所能承载的最大污染物量。 水解酶生活污水(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好氧菌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低分子糖 CO2、H2O、无机盐 水体自净 1.物理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水的流动、使污染物得到扩散、混合、稀释、挥发,改变污染物的物理性状和空间位置,使其在水体中降低浓度以至消除。 2.化学自净:污染物在水体中通过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化合分解等物理化学变化,使污染物发生化学性质、形态、价态上的变化,从而改变污染物在水体的迁移能力和毒性大小。 3.生物自净:指悬浮和溶解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使其降低浓度、转化为简单、无害的无机物以至从水体中消除的过程。它还可以包括生物转化和生物富集等过程。在水体自净中,生物自净占有主要的地位。 水体污染物的转归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 水体中污染物的生物放大作用 水体富营养化 防治富营养化的途径 合理使用化肥,防止流失; 降低工业废水N、P的排放量; 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中的N、P可考虑制造沼气后作有机肥; 生活污水可先进行污水灌溉或污水养殖水生植物吸收氮、磷; 地下肥水不宜饮用,可代部分肥料用于灌溉,防止新肥水产生; 在湖泊、海湾及饮用地下水源带进行监测、预报。 我国水污染现状 三分之一以上河段不能满足灌溉水质标准; 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 50%城市地下水水质日趋恶化; 饮用水水源水质显著下降; 世界银行:健康损失20亿元/年 国家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33211工程)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了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危及人民生活、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景观、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污染防治以水和大气为主,水污染防治重点抓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两控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城市环境保护重点抓北京市,海洋环境保护重点抓渤海。该环保工作简称“33211工程”。 我国历年废水排放量 (三)污染状况 (2002年中国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1. 水环境质量 2. 赤潮 3. 溢油 4. 海洋生物质量 1. 水环境质量 2002年,我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的面积约17.4万km2,与2001年基本持平。 其中,较清洁海域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