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藏地畜牧食用鸡养殖基地.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配料,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提高土鸡产蛋量的一条重要措施。参考配方(%):玉米粉62、小麦粉17、豆饼粉12、鱼粉4、滑石粉1、贝壳粉2.6、生长素0.5、多维素0.5、食盐0.4。当产蛋率在50-60%时,每天每只鸡喂料105-110克;产蛋率在80% 以上时,应让鸡不限量采食。每天早上少喂,把鸡放在荒山林地自由采食;中午在荫棚盛足料和水;太阳下山将鸡收回鸡舍喂饱;创造适宜环境。土鸡在15-25℃时不会影响产蛋性能。夏季要防暑降温,搞好卫生,提供充足的饮水;冬季要保温防寒,不饮冷水;光照每天要达14--16小时,亮度以每平方米10瓦即可。 土鸡散养区 a) 场地选择 选择的山地应无污染,必须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道路。环境僻静安宁、空气洁净。以坡度较缓、长有灌木林、荆棘林、阔叶林等的山地为佳。附近应有无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 饲养环境要保持安静,尤其要防止鸟、兽等骚扰。此外,每4只鸡要备足1个产蛋箱,以免出现抢窝;适时淘汰老鸡。土鸡一般养一个产蛋年即出售。从早春到春节前已产了一批蛋,可作肉鸡出售,这时卖价也好;防疫灭病。土鸡饲养抗病力虽稍强,但仍会感染一些疫病,应采用和一般养鸡相似的办法进行综合免疫预防效果更好。 b) 品种选择 我国的地方优质土鸡,如仙居鸡、固始鸡、萧山鸡、三黄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而且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养鸡户和消费者的喜爱。 c) 放养规模 放养密度以每亩山地200羽左右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 d) 棚舍搭建 -- 舍址选择 搭建棚舍应在放养区找一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平地,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强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栖息和啄食。附近应有水源。 -- 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第1层用油毡,第2层盖稻草,第3层盖塑料薄膜。在棚顶的两侧及其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棚舍内搭2~3层栖息架供鸡只栖息。依据鸡群放养数量来决定建棚舍的数量。 -- 铺设垫草 若不搭栖息架,为了保暖,地面应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如青干草、稻草、锯屑、谷壳、小刨花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 鸡群饲养管理 -- 雏鸡的饲养管理 育雏时间的选择: 在林芝地区,选择春季(2~4月份)育雏较为适宜,最晚不能晚于6月份。春季培育的雏鸡生长发育速度快,成活率高。进入育成阶段正是春末夏初季节,青绿植物、昆虫等丰富,可为柴鸡提供优质的饲料,育成后期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可防止雏鸡过早开产,从而保证适宜的产蛋体况,维持较长的产蛋期。春季培育的雏鸡在当年秋季开产,气温适宜,作物和昆虫丰富,蛋品质好。产蛋一年后第二年秋天才停产换羽,产蛋时间较长,产蛋量高。春季育雏,国庆节前后到达产蛋高峰,此后紧接中秋节、元旦、春节,需求量增加。产蛋1年后可将柴鸡淘汰,此时又遇中秋;国庆两节,活鸡销售价格较高。 适时饮水与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前2天饮用高锰酸钾溶液,以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新陈代谢,又可刺激食欲。开饮后即可开食,喂给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亦可喂雏鸡料。喂料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 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应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雏鸡各阶段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2龄43℃--35℃;3--7龄34℃--32℃;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至21℃为止。湿度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为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鸡舍干燥,雏鸡呼吸加快,体内水分随呼吸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发育。可用水盆盛满水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适时分群: 对强弱病雏要及时分群饲养。弱、病雏可在早晨第1次喂食时挑出,抢食时弱病雏常被挤出来,容易分辨。对病雏要及时隔离治疗,较重的应立即淘汰

文档评论(0)

guanpie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