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红皖8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新品种红皖8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该文介绍了“红皖88”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等特征特性,同时也阐明了“红皖88”栽培技术要点,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红皖88;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51-02   红皖88是安徽省亳州市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开麦13的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大穗、大粒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1002。经多年试验与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1 品种特征特性   红皖88属半冬性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叶深绿,叶片较大,长势壮,旗叶挺举,后期平展,略有干尖,长相青秀,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稍晚,两极分化快,株高77~80cm,穗纺锤至长方型,结实性好,中熟,全生育期234d,比对照皖麦50早成熟1~4d,熟相好。有效穗39.4―42.0万/667m2,穗粒数37.5~40粒,千粒重40.3~42.3g,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其主要特点如下。   1.1 丰产稳产性好 区域试验点点增产,生产试验产量第一。2007―2008年度首次参加安徽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177kg/hm2,比对照皖麦50增产3.96%,产量差异显著,8点全部增产;2008-2009年度平均产量8 610kg/hm2,比对照皖麦50增产10.8%,产量差异显著,8点全部增产;在2009-2010年度安徽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7 365kg/hm2,比对照皖麦50增产10.9%,6点全部增产,居半冬性一组第一位,其中方邱湖北农场试验点增产幅度高达16%。   1.2 抗逆性强 茎秆粗壮,抗倒伏性较好,喜肥水耐瘠薄,抗倒春寒能力较强,经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在赤霉病重发流行的年份,要注意防治赤霉病。   1.3 品质优良 容重798g/L,粗蛋白(干基)13.28%,湿面筋含量29.7%,Zeleny沉淀值31.2mL,硬度指数63.9,吸水量56.9mL/100g,面团形成时间2.7min,稳定时间2.1min,弱化度112F.U,粉质质量指数40mm,评价值45,最大拉伸阻力(Rm,135)265E.U,延伸性(E,135)164cm,最大拉伸面积59.0cm2,R/E比值1.62。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在当前有机肥缺乏的形势下,实行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土肥气热状况的最有效的途径。秸秆粉碎还田后,必须要深耕掩埋,然后耙磨镇压,同时还要适当增施氮肥,浇灌底墒水,防止秸秆与小麦争水争肥或造成土壤过碹,影响小麦生长。   2.2 种子处理 最好选用包衣的种子,未经包衣的种子,播前要采取药剂拌种。每50kg麦种,要用50%辛硫磷乳油50mL+15%粉锈宁75g+水3kg喷雾搅匀,边喷边拌,晾干后待播,可防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   2.3 土壤处理 结合整地用50%辛硫磷乳油3 750~   4 500mL/hm2或用48%毒死蜱乳油2 250~3 000mL/hm2,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在返青期如发现地下害虫达标,也可用上述农药进行灌根。)   2.4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适墒整地(墒情不足时,需先补墒),要求深耕细耙,耕耙配套,采用机耕,耕深20cm以上,打破犁底层,不漏耕,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提倡用深松机隔年深松,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2.5 科学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基追结合,增施微肥,喷施叶面肥。产量每hm2在   7 500kg以上,宜施入210~240kg纯氮、90~105kg磷(P2O5)、105~120kg钾(K20)、7.5~15kg硫酸锌和7.5~15kg硼砂;农家肥30 000kg或2 250~3 750kg干鸡粪或商品有机肥1500kg。农家肥与磷、钾、锌肥、硼砂全部底施,氮肥后移,氮素化肥的60%~70%底施,30%~40%在拔节期追施。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试验证明,在籽粒灌浆期,667m2用1%~2%的尿素加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间隔一周左右连喷2~3遍,能有效防止早衰,可增加千粒重1~3g。   2.6 科学播种 在淮北冬麦区,红皖88的适宜播期为10月8~20日,播种过早易徒长受冻,晚播难以形成冬前壮苗,提倡采用宽覆楼精量匀播,播种深度掌握在3~4cm,过深过浅都不利于形成冬前壮苗,播量120~150kg/hm2,基本苗225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