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景的水乳交融.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与景的水乳交融   摘 要:诗歌的美在于意境,而意境的构造,则在意象。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所希望达到的一个审美目标,而意象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融诗人的情与外界的景于一体的感性世界。如果把诗比作一幅浓淡适宜的水墨画,那意象就是使这画呈现美丽和谐境界的主要因素。意象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意因象得以彰显,象因意而富有生命力,意与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被注入诗人主观意识的不同意象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内涵丰富的诗句并为我们所感知,使我们进入一个融宇宙与人生为一体的审美意境。意象是通往澄明之境的桥梁,是中国古典诗歌得以流传千古并引起我们广泛共鸣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关键词:意境;意象;诗歌;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诗境是诗歌意象的组合,而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感物动情的产物,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诗歌是一种必须依赖于形象思维的艺术形式,它的构思阶段主要是以意象为基本单位的”。意象是一首诗歌的骨肉和灵魂,正是审美意象的审美交融构成了古典诗歌的澄明之境。   一、墨色匀淡的调节――“意”与“象”的有机统一   意象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也是诗歌的本体,是构成美妙诗境的细胞。意象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组成的审美关系的体现,意象的生成既不能离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不能离开作为审美对象的物。意是主观的,是诗人情与理的体现,它是“属于主体心理空间的一种思维内容,包括了情意、意志、意向、意念等诸多心理因素”;象是客观的,是“意所得以寄托的外物”。所以意象是以象为形式,意为内容而形成的象与意的辩证统一。“象为意存,意从象出,无意之象似魂无所寄托”,同样,无象之意也只是虚无飘渺的存在,无法为人所感知,意于象与象于意都同等重要,两者的有机统一就好比作画前的匀墨一般,只有浓淡合宜的墨汁才能做出一幅美观协调的画。   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其一大特色。象是意的载体,意是象的内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物与志,情与景的有机统一。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大多都将自己的情志寄托在自然万物上,使得本来平凡的景物笼罩上一层或喜或怨的主观色彩。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情景合一的意象诗。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等,单看时它们只是一些普通的景物,但当诗人将自己作为一个漂泊天涯游子的悲苦凄凉的心境寄托在这些景物之上时,此时景象就再也不是纸上单调的画面,而是蕴含着情感的有生命的存在。   晋时王弼曾说:“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当诗人寻找到一个与自己内心相称的外在物象时,他便将此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并用言辞将之描绘出来为我们所感知。可见,意象是人与自然合作的产物,是主客观相互彰显的物与志、景与情的有机统一体。   二、色彩与线条的选取搭配――意象的组合与相辅相成   中国古典诗歌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众多意象拼凑而成的包含着无限意蕴的感性世界。就像一幅水墨画少不了色彩与线条的统筹协调,诗人在借诗咏怀时也要选取符合自身情感志趣的意象并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当意象组合成诗句后,其含义也更具体、更细致、更丰富”,所以,“在进行意象分析时,还必须考虑意象的组合问题”,诗歌的鉴赏都离不开意象的组合,“如果诗人在创作构思中不注重凭借物象、表象、意象等等形象因素充分地展开艺术想象与联想,是很难在创作中有很高成就的”。不同的意象带有不同的色彩,就算是同一个意象,在与其他不同意象的结合中也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所以,意象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它的意蕴是丰富多样的。   意象的个别性与独特性是通过不同意象的相互组合而彰显的。还是以“月”作为例子。月在古典诗歌中不断作为“生与死、聚与散、圆与缺”的代表出现。“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中的“月”,虽是以“满月”的意象出现,但“思君”和“减清辉”却使爱情的纯洁圆满蒙上了一层阴影,使人无奈与惋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思”让人顿时产生一种望月怀乡的情愫,而“落”字,更“写出了银月的清辉。除了怀乡与相思,“月”还可以化作永恒、扩大的意象等等。   由此可见,意象的组合是使诗歌呈现特殊色彩的原动力,正是诗句中不同意象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诗歌这一个唯美的万千世界。   三、形神情理的水乳交融――意象对审美意境的营造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来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可见,意境就是诗人借助可观的物象,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物象的拼接而营造出来的一幅“内情”与“外物”相统一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诗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不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