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怒族中年人龋病分析
[摘要] 目的 检查怒族35~45岁中年人患龋率,为民族地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检查来我院就诊的牙痛病人和家属及单位健康体检的怒族中年人200名35~45岁人的患龋率,并对其口腔卫生行为,口腔保健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龋率达67.5%。结论 怒族中年人的患龋率高,口腔卫生差,口腔保健行为认识不足,应重视中年人龋病的防治。
[关键词]怒族;龋病;患龋率;行为
怒族为中国稀有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州,少数民族由于受到居住地区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饮食习俗,宗教文化等的影响,在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病情况上可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将龋病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为了解怒族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为民族地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对怒族35~45岁中年人群的龋病情况进行抽样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检查对象为35~45岁怒族常住人口,随机抽样选取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和福贡县的怒族居民;按男女近似1:1的比例抽样,共200名平均年龄39岁,其中男101名,女99名。
[2]
1.2检查方法
在牙科综合治疗椅上检查,检查器械包括平面镜、CPI探针,包括冠根龋、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明显的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因CPI探针证实各个面的龋坏]。
1.3问卷调查
当场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有些什么有口腔保健知识,是否看牙医,口腔卫生行为情况,当场收回问卷。
1.4统计学方法 患龋率采用秩和检验,龋均进行X2检验,P=0.000lt;0.05。
2、结果
龋病患龋率67.5%。见表1、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情况及构成比见表2。
表1 怒族35~45岁中年人的患龋情况
民族
受检人数(名)
患龋人数(名)
患龋率/%(%)
龋均(牙)
怒族
200
135
67.5%
23.6±1.78
表2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情况及构成比
问题
(是)
(否)
是否坚持早晚刷牙
110(55%)
90(45%)
是否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40(20%)
160(80%)
烂牙后要去看牙科医生
70(35%)
130(65%)
3、讨论
龋病是影响人类口腔健乃至全身健康的疾病,这也是造成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2]之一。口腔疾病由于患病率和发病率特别高,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4]之一。通过检查怒族35~45岁人的患龋率,显示患龋率高为67.5%。患龋率明显高于全国[5]及其他省市[6-8]的调查报告。可能与少数民族不刷牙或刷牙方式不当以及口腔保健知识不足有关。
良好的口腔卫生对预防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刷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自我口腔保健行为,是机械性去除菌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9-10]。与龋病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问卷显示45%人缺乏口腔保健知识,35%的人牙痛会找牙医治,65%人从来没有看过牙医,牙痛时选择自己忍耐疼痛或者吃药,这表明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医疗资料的利用情况有关。
怒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人口大约3万人,饮食主要是玉米、大米、豆类为主。酒、猪、牛、羊肉为副食,此次检查结果原因,除了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口腔卫生以及保健意识因素外,基因遗传因素[9-10]。本地区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导致口腔医学的发展也出现一定程度滞后,大多数中年人未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未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给细菌侵入、繁殖创造了条件,最终导致龋病的发生。可能在疾病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从分子水平提示对疾病的易感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应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周建业,胡晓潘,等.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知识行为分析 [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5):481-492。
[2] 程睿波,张颖,陶薇,等.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6):576-579。
[3] 胡德渝,中国人口结构与口腔疾病的改变趋势[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18(2):126-128。
[4] 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9):513-516。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会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2025.docx VIP
- 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服务初次评估表、记录表、处方、吞咽功能、语言认知障碍评估与康复训练.pdf VIP
- 箱涵全套结构计算表格EXCEL版(包含计算书只需输入数据).xls VIP
- 技术人员岗位说明书.doc VIP
- 战舰与海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网课期末考试答案.pdf
- 比亚迪空调系统.pdf
- 通桥(2019)2131-Ⅲ 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简支箱梁(单线)跨度:23.5m(直、曲线).pdf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训练.doc VIP
-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QGDW 11311-2021.docx VIP
- 技术人员岗位说明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