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系牦牛 梦驻高原
专家简介:
罗晓林,理学博士,现任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青海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四川省政协特邀委员,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养牛学会理事,中国牦牛育种协会常务理事。
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畜牧业教学、科研等工作,在畜牧技术特别是牦牛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参与新遗传资源“金川牦牛”的发掘,获“大通牦牛”新产品及培育技术科技成果证书,第二届“青海省青年科技创业奖”,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论文获德国牦牛骆驼基金会二等奖,个人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它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牦牛适应了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罗晓林从事牦牛科研工作30多年,取得了业界很高的声誉。他长期在高原上专注牦牛研究,可谓情系牦牛,梦驻高原。 漫步走过青藏,伸手向天空
1985年,踌躇满志的罗晓林走出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门,由于所学专业是畜牧系,因此被组织安排到青海省畜牧兽医学院(今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从事“养牛学”教学工作。那时他年轻有梦想,站在“世界屋脊”上仿佛伸手就能触到天空。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1987年他选择进西南民族学院畜牧系读牦牛繁育硕士研究生。牦牛专业无疑是个冷专业,知晓这一专业的人很少,罗晓林一扎进去就是三十多年的时光。
求学期间,硕士生导师们给罗晓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光是精湛的技术和高深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吃苦耐劳的个人品质。牦牛研究是一项非常苦的“差事”,为搞科研常常要深入藏区,那里空气稀薄、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老师常常教导罗晓林要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
1990年罗晓林硕士毕业后回到青海,在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从事以牦牛为主的畜牧科研工作。那会儿祖国科技人才缺乏,像罗晓林这样既有高学历又有精湛技术的人才十分难得,研究所的领导同志都很重视他,大力支持他的工作。九十年代初正是商品经济大潮疯狂来袭的年代,辞职下海成为许多科研人员的热门选择。罗晓林也曾萌生过下海念头,但是考虑成熟的他最终放弃了,他还是比较热爱自己手头的科研事业,不愿轻易放弃,而这一坚守,就是18年,直到2007年他被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作为高级人才引进。 十八载科研路,成果留高原
在高原上的18年,罗晓林主持了多项青海省、财政部的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期间还奔赴英国Roslin研究所做过访问学者、攻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职博士学位。
在英国访学期间,西方发达国家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同行们不浮不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给罗晓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的英伦之行,主要从事营养与繁殖关系的研究。访学结束后,罗晓林收获满满,拓展了科学思路,开阔了学术视野。回到国内又顺利拿到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学识又升上了一个层次。
牦牛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和甘肃地区及其周围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产区地势高峻,地形复杂,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年温差和日温差极大。在这样的地区工作,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抵达偏远的牧区,罗晓林常常要倒换好几次交通工具,汽车、骑马、步行,一路跋涉,风尘仆仆;为了深入了解牦牛的习性,他有时候要长期和当地人民居住一起,搭帐篷、打地铺,他投身其中,乐在其中;为了搞好研究,他长年累月在外漂泊,常常顾不上家庭,走山峦,过沼泽,顶风冒雪,只有边关的无声冷月默默陪伴在身边。风霜雪雨、雷霆电闪,饥饿严寒,虎豹豺狼,他全然不顾,只为了心中的科研梦想。甚至有时候还要遭受来自牦牛的意外伤害,在一次人工配种时,他被力大无比、脾气古怪的牦牛冲撞了,幸好没太受伤,眼镜却碎成了渣片。
科学研究是艰辛的、不易的,寂寞和困难时时缠绕着他。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家庭给了他极大的支持。任职机关单位的妻子并不因为丈夫常年在外不顾家而抱怨不休,总是默默地操持家务,为丈夫搞好“后勤工作”,使得他能在外安心工作。成功总是眷顾勤奋的人。罗晓林吃苦耐劳,事业心强,广泛参与学术交流,能紧跟学科前沿应用到畜牧科研实际。他1990以来共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获青海省第八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获“大通牦牛”新产品及培育技术科技成果证书(排名20)。1999年获第二届“青海省青年科技创业奖”,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并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怎样积累记叙文写作材料.doc
- 怒族中年人龋病分析.doc
- 思公子兮未敢言.doc
- 思想政治课主题升华技巧.doc
- 思想政治课应把创新培养放在首位.doc
- 思维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doc
- 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doc
-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管理.doc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06例分析.doc
- 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doc
- Unit 6 Get Close to Nauture Lesson 22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3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食品饮料行业AI转型白皮书-2025食品饮料行业数智化转型领先实践.pdf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4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5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6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软件公司员工考勤异常处理.doc
- 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