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现场连线云南鲁甸灾区.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刊现场连线云南鲁甸灾区   8月3日,不过15秒的大地震中,1519平方公里的云南鲁甸县黄烟腾起,大部分村镇被夷为平地。龙头山镇镇长陈国勇说,“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绝大多数罹难者也是死在这些土房子里”。此次地震震级并不大, 面对617人的死亡人数,众多人不禁问,房子为什么不抗震?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正在云南灾区的济南蓝天救援队长王骁宙和地产评论人姜志刚。   山东蓝天救援队长王骁宙:   房子决定生死:“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砖混结构新房扛住地震”   “夷为平地”是云南鲁甸当地官员在汇报房屋倒塌率时最常用的词。在一幅幅特写照片中,楼坚强成为灾区建筑业的业界良心,同时,虚化的背景中,是散落一地的泥墙土块。   8月11日夜10点,本刊记者连线了仍在赶赴前线的山东蓝天救援队队长王骁宙,这位仍旧在忙碌的队长,有些无奈地说,“这里的房子以土木结构为主,有部分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很少。经历剧烈震动的时候,这些房子年久失修,倒塌率比较高。”   龙头山镇镇长陈国勇则把数据细化为“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绝大多数人也是死在这些土房子里”。   夺命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地震。并非空言。   “土木结构的房子在倒塌后的存活率是十分低的,因为没有缝隙让空气进入。”王骁宙告诉记者。土坯房一旦倒塌就是粉碎性坍塌,不像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倒塌后可能还会有安全空间。被埋在屋中的人员,可能直接被土灰完全掩埋,在短时间内出现窒息等状况死亡,这是对救援工作最大的不利。   参加过汶川、雅安救援的独立评论人姜志刚这样比较,“雅安的房子全是木头房子,一地震房子塌了,都不用大型机械挖掘,人力搬就可以了,所以房子倒塌损失虽然重,但伤人不死人。”   不同抗震标准的房子呈现出了迥异的命运。   在重灾区龙头山镇老街,靠山的一溜儿是老房,路对面则是2011年新建的砖混结构楼房。在8月3日后,老房子这侧,房屋十之八九已完全倒塌,而另一侧,三年前建的砖混结构楼房则基本无恙,只有部分房子出现小裂纹。   “这条街,在新房子里的人一个没死。”有栋新房子的村民沈友青说。而在对面那一侧,100米内共有9户人家,7人因被埋废墟死亡。   王骁宙说,“在我看来,只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除了在震中以外,在旁边的地方,没有这种呈现大范围倒塌。”   鲁甸县位于易发破坏性地震的小江断裂带上,近百年来,这条地震带至少发生过15次6级以上的地震。10年前,18位院士提出启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议后,鲁甸成为云南防震重点县之一。   “十年来,防震工程在鲁甸有成绩,也有无奈。”谈及震后伤亡,鲁甸一位官员说。他坦言,若震区没有那么多土房子,防震工程的推广能再加大些力度,这次地震的伤亡一定会大幅减少。   地产评论员姜志刚:   政策与现实的死循环:   建不起的抗震房   8月11日夜八点,记者打电话给独立评论人姜志刚。   他在8月9日下午到达昭通,前一晚待在中国联通免费爱心电话亭中过夜,正值灾区出现强降雨,一夜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不过睡了两个小时。接起电话时,嗓子里还带着彻夜不眠所特有的沙哑。   这一次,他如同在四川雅安地震时一样,想要找寻100个孩子,提供助学资助:“两个条件,第一家里有人去世或重伤,二是家里房子倒塌。”但说完这个,他有些难过,“这个门槛比较低,大部分都塌了。”   遇见的第一个孩子是马若曦,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弟弟的脚陷在桌椅之间的缝里,抽不出来。家里的土墙在摇晃中将要倒下,马若曦扑了过去,将弟弟死死的压在了身下。   “这里的土墙就是石头墙。在山上捡的石头块,圆不隆冬的,拿泥和了稻草糊上去,外面抹上一层泥。墙要是薄一点,壮年人都能蹬倒。”姜志刚压抑着声音说,“她做出了一个大人都很难做到的选择。”   面对一片片倒下的废墟,姜志刚有些情不自禁。“土房子和后来盖的水泥房子,都不结实,连根柱子都没有。这块几乎家家都有人重伤,颈椎、腿骨折。很多家死人,一家三四口太多了。”   开着摩托车义务载着姜志刚进入震区的小伙子告诉他,“我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十年,刚盖了房子也塌了”。姜志刚算了笔账,打工一年五万,去掉吃饭穿衣以及意外花销,剩下一万五,十几年也就是十万多块钱,“能建什么房子?”   但即便能拿得出这笔钱的也是少数,建不起成为抗震房夭折的主要原因。   昭通市住建局官网公布的材料显示,2013年,云南省级预下达昭通市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任务为5.4万户,每户预拨补助资金5000元。当时,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开工率,在此次地震震中鲁甸县只有59.08%,排名昭通全部11个县的倒数第二;竣工率方面,鲁甸县仅有0.08%,排名倒数第一。   龙头山镇镇长陈国勇说,根据相关政策,每户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