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张洵邦医疗经验 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持推陈出新的疑难病专家张绚邦 周铭心张晓天整理 编者按:张绚邦,浙江桐乡人,1936年生。1962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同年赴新疆工作迄今。现任新疆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俄罗斯圣彼德堡巴甫洛夫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福建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澳门中医药研究学院名誉院长、终身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新疆科协常委,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因其学术精深,医技精湛,被确定为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文主要介绍张氏在学术上弘扬《伤寒论》辨证论治原理,提出了仲景伤寒学说的三个来源、两个组成部分和一个核心理论问题的独到见解,对调补先后天、心病治胃、肺燥脾湿、四诊详略取舍等的理论精华。临证特色着重反映他对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肝胆疾病等的诊治经验。所列医案及六首经验方与学术经验相互呼应,体现其理论联系实际的风格。 总之,纵观全文,学验俱丰,文笔流畅。更宝贵的是全文真实地反映了一位科技工作者,长期为建设边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赤子之心,读后定会受益匪浅。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唐·司空图《诗品》 张绚邦,男,浙江桐乡市人,生于1936年。1956年毕业于嘉兴医校。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同年到新疆工作。现任新疆中医学院院长、中医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张氏自业医迄今,勤学不辍,广采博取,并注意临证,实践创新,求业精进,经验积累宏富,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 张氏1959年在校时曾抽调上海中医学院充任师资,有幸先后跟随近代名医张伯臾、程门雪和刘鹤一学习和临证,继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流派经验。师法既高,则入门自捷,根基自坚,为其后驰骋医林创造了良好条件。张氏广闻博览,精学勤思,持之以恒,自强不息。每侍诊于伯臾、门雪、鹤一老前辈身侧,以尊师敬业、锲而不舍的精神,颇得三老赏识。是以导读研习之外,每诊必悉心示教,指引津迷,点拨机要,而张氏亦虚心就教,从此学识大进,渐入医中堂奥。 第五卷620张氏1962年离沪进疆后,立志献身于新疆中医药事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历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以及内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等职。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钻研。日间忙于诊务,夜晚则勤学不辍。其志趣在于坚持三学:一向古今医籍学,二向临诊实践学,三向当地中医、民族医前辈同道学。故学识日进,临证诊治水平不断提高。虽偏居西陲,却多次应邀出境会诊。几十年来,为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病患者解决危难,使越来越多的中外病人领略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 研究《伤寒论》是张氏早年涉猎群书的主要内容。他致力于此而有其自身特点,他认为学习《伤寒论》,学理法可,学方证可,学病候亦无不可,潜心于斯者极易拾取鳞爪,难得要领。但欲得真谛,必须揭示仲景所以为学之妙。因此,他提出了仲景伤寒学说的三个来源、两个组成部分和一个核心理论问题的独到见解。他对治伤寒学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了治医从业的指南,一生受益匪浅。同时,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及其对有关《伤寒论》版本的观点,也曾得到国内外医家的重视。一位日本医家在一次交流会上曾因古籍版本中日所藏孰先孰后与张氏交流论争,时隔10年,其父又率团访问新疆,为中日所藏另一经籍版本展开讨论,终因张氏据理明辩而认同,彼此成为中外道中之交。些小趣事,正反映了张氏治学的严谨和精专,同时也体现出了他于学术争鸣中不忘维护祖国利益,维护民族尊严,忠贞爱国的赤子之心。 张氏以仲景治学之法研习医理,以叶天士业医之志师法各家,在学术上多有建树,在临证中享誉渐隆。他提出的调补先后天、心病治肾、肺燥脾湿、四诊详略取舍、辨证主次逆从、处方结构技艺等理论见解,得到国内外同道的很高评价。其诊疗技术更受到中外各族经治病员的一致好评。他在临床中既注重运用传统理法,也注意参考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既讲求辨证功夫,也权衡论治策略;既总结自己的临床得失,也借鉴同道的经验心得。所以,其理法也广,其弋获也众。正由于他始终以传统理法为宗旨,故虽博采而不乱,广取而不杂,临证成竹在胸,能于纷繁病证中识得真候,把握机宜,出奇制胜。举其临证所长,大致以内科疑难杂症为多。在对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精神分裂症、早老性痴呆、肝胆疾患、重症肌无力、红斑性狼疮和奇难杂病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自创了不少有效处方。在对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治中,他推陈出新,根据临证特点,巧妙运用古籍理法经验,确立病名,认准主证,开具方药,常可收到理想疗效。尤须提出的是张氏特重方药运用。他曾撰写《中医处方的风格和美学问题》的论文,提出中医处方,不但是一张载录方药名称的字据,同时也代表着医师的医学风格、流派和学术思想,并且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是形成医学流派,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