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展现光影的魅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与科学展现光影的魅力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能将光影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现代发明恐怕就唯有电影了。电影在将科技成果完美诠释的同时,又吸收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的艺术成分和表现手法,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和艺术效果。它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被电影理论先驱乔托?卡努杜称为“第七艺术”。   有人认为,如果谈起电影的起源,就要追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出现在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   视觉后象   电影赖以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原理是“视觉后象”。现代科学准确验证视觉在眼前消失后,在视网膜上保留的时间是0.1秒~0.4秒左右。例如,夜深的时候,用你的眼睛注视亮着的灯,当注视一段时间后,关掉电源,我们可以看到在黑暗的背景上似乎有同一明度和色调的灯的光亮。这就是视觉后象的一种――正后象。现代电影标准的拍摄和放映速度是每秒钟24个画格。每个画格在人眼中只停留1/32秒。这样电影胶片上不动的画面,经过放映就成了活动的影像。   1872年的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就马奔跑时马蹄是否都着地的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则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个蹄子是着地的。二人争执无果,便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断定不出谁是谁非,因为单凭人的眼睛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的运动细节。   恰好裁判的好友中有一位是英国摄影师麦市里奇,他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麦市里奇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并将它们排成一列,镜头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下24根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市里奇牵来了一匹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骏马通过跑道时,24根细绳被扯断,骏马奔跑的瞬间被24架照相机记录了下来。麦布里奇把24张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个蹄着地,不会四个蹄都腾空,从而判定科恩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这场争论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市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展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从此,人们开始了对光与影的追寻。   电影是谁发明的?你若问美国电影界的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迪生发明的;但你如果去问法国人,他们则会说:是卢米埃尔兄弟。   1888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而当乔治?伊斯曼(柯达胶卷发明人)发明了连续底片后,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来,并让自己的助手威廉?迪克逊等人着手进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10月,迪克逊提出研究的结果,他将之拍摄成会活动的马,这就是电影史上最早摄影技术的成功。成功之后的迪克逊,继续研究,最终,他用能活动的图片申请到专利,这就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1894年,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技师们拍出了一部电影。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问题,这部影片只持续了数秒。它的“主角”是爱迪生的一个机械师,一个可以应要求打出可笑的喷嚏的人。这部电影的片名是Fred Ott’s Sneeze(《弗雷德?奥托打喷嚏》)。   此时,电影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但是如何将电影展示给更多的观众看,一直没有人能够找出令人满意的办法。直到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Lumière,意思是“光”),成功地制造出了一台可以使用的电影放映机,并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了兄弟俩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   在《工厂大门》中,摄影机在门外记录了工人下班走出门外的场景。取景框中,大门在略靠右边,在中间靠左的地方还有一个小门,因为光线暗,所以是黑色的。大门和小门刚好形成“黄金分割”。从大门出和从小门出的人,在构图上也形成力量的平衡。工人们下班后有的人骑车,有的人步行。一辆由两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载着厂主们驰进大门,一幅幅自然真实的景象被串联在了一起。这就是早期的电影,有一种自然的美。正如法国著名的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所说:“至今还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的魅力。”电影工业就是从那个时刻起跑并向前飞奔的。   从1896年至20世纪20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这终将无法阻止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到祖国,租借了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两年后,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国电影一开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