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优化测试卷1)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 。(2分)
2.填空:(3分)
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_________的苦闷心情。
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
7.月色入户意思是______ 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 ____的修辞手法。(4分)
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
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
时间: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3分)
A、托物言志B、即景生情C、类比象征D、以物喻人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5分)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首赞咏_____________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__________,实际上是用_________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词语。
①月色入户。户: ②念无与为乐者。念:
③遂至承天寺。遂: ④怀民亦未寝。寝:
⑤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
2、翻译。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找出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其主要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5、文中最后一句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6、苏轼被人称为豪放派代表,这与本文的“闲“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古代文人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再举一例并写出能体现他的作品风格的句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2分)
(1)月色入户 ( ) (2)念无与乐者 ( )
(3)相与步于中庭(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
(5)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 (6)怀民亦未寝 ( )
(7)水中藻荇交横 ( )
8.晋代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愤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闲人”自居,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简述你的理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亿以内数的认识》.pdf VIP
-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详细答案(1).doc VIP
- 表1消防技术服务基础设备配备要求.doc VIP
- 探索“在线问诊”服务 - 春雨医生产品分析报告.docx VIP
- 私域培训2_私域顶层设计.pptx VIP
- 人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 unit1 C 课件.pptx VIP
- 2024届广东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专题05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上海专用).docx VIP
- 04抗滑桩施工技术规程(试行)-TCAGHP 004-2018.pdf VIP
-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