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二)江苏版知识粗讲.docVIP

八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二)江苏版知识粗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二)江苏版 【同步教育信息】 本周教学内容: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二) 【模拟试题】 文学常识 1.《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岳》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飞来峰》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 6.《汤姆·索亚历险记》是____国的__________写的。他是______世纪后期__________文学的杰出代表。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 的孩子。 7.《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___ ____。 8.《都市精灵》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现代文学馆的_____________。 9.《幽径悲剧》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北京大学的______、______、______。 10.《治水必躬亲》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 11.《雁门太守行》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 12.《别云间》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 13.《论诗》选自《 》,作者是____ __代的________。 实词虚词练习 一、实词 隔篁竹 全石以为底 水尤清洌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事不举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既不可执一 泥于掌故 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潴有浅深 势有曲直 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询不穷其致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亲劳胼胝 布袍缓带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远嫌而避怨 盖地有高低 二、虚词 以 于 以其境过清 泥于掌故 全石以为底 往来于荒山野水之间 卷石底以出 娠于磊石之手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之 吾欲辱之,何以也 心乐之 徐喷以烟 治水之法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乃记之而去 物外之趣 旧曾有之 现代文阅读 一、认真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并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 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