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治霾有妙招
古代也有雾霾
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有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诗经》已有关于霾的记载,且“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出现,说明霾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了,并非现在独有。
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天文志中》对于霾有确切的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可见,霾就是尘土飞扬,天气混浊,持续时间长,视线极差的状况。只是,古代的霾和现在的霾物理含量可能有较大区别,过去的霾,空气中的悬浮物主要是尘土,现在除了尘土,还有大量的工业排放的颗粒状污染物,如硫酸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等。
古代的雾霾虽不如现在频繁,但搜罗史料,仍能发现不少关于雾霾的记载,只不过有时候并不使用“霾”或“雾霾”一词,而是当成一种现象描述出来,如《汉书》中的《五行志下》“蒙黄浊”、“蒙,微而赤”;《翼奉传》“天气溷浊,日光侵夺”。
也有直接用“霾”字或是“霾”字与其他字组合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四年(1468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清代亦然,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古代诗人在诗句中也偶尔提到雾霾,如李白在《上安州李长史书》:“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然骚扰内生,霾雾填拥惨沮。”足见古代也有非常严重的“霾灾”。 遇上雾霾,敬天畏命
面对严重的霾灾,古人如何治理呢?这有点像请教和尚如何梳头,现今科技发达,能上天入地,对雾霾都没有什么好的治理方法,古人能有什么好办法呢,他们并不能对这些自然灾害进行科学的解释,只能用神秘主义的办法来应对,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
原因是,中国有“天人感应”之说,汉代董仲舒加以理论阐述,其中“灾异谴告”之说,将国家政事与灾异完全联系起来:“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所造成的结果,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进行反省,以求得上天的原谅。
《汉书》记载:“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从文字看,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相当严重,范围很广,朝野震恐,以为上天出灾异来“谴告”当政者。汉成帝看这阵势,也慌了神,缩头回避已不可能,赶紧下罪己诏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缪,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黄霾散去显然不是皇帝罪己所致,但天下百姓都会感戴皇帝的洪恩,这与其说是治霾,不如说是治人心。
第二个“治理”的办法是推荐贤才,贬黜奸佞和贪腐。这是皇帝罪己的一部分,因为自己失政失德,所以上天用极端天气雾霾来“谴告”,帝王检讨自己的种种失职,自然包括任用奸佞小人的用人之误,要认真纠错,就要“亲贤良,远小人”,起用贤良方正之人,免掉一些不称职的官员,处罚一些违法犯罪的官员,甚至大赫天下,以响应上天的谴责警告,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获得上天的原谅。
《后汉书?郎?传》载,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正月,“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就是说,自进入新的一年以来,经常有灰霾,一派天昏地暗,日月不明,世人忧忡,视为异象。名士郎?就向皇帝举荐黄琼、李固,理由是,“霾雾蔽日”、“天地混浊”是因为皇帝没有选贤任能,上为之生气,如果“爵贤命士”,彰显帝王仁德,天气会转好,阳光明媚,月朗星列,一派安定详和之象。这个方法治霾当然无益,但起用贤良却间接有利于国家治理,有利于民众福祉,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第三个“治理”的办法,是要求文臣武将斋戒数日,禁止天下屠宰,并焚香祭天,祈神灵驱赶。这大约是古人将雾霾视为妖孽作恶,横空来世,人力无可抗拒,只能“求神打鬼”,通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办法来治雾霾。
《元史》记载,至元六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CD-9-CM-3手术与操作国家临床版亚目表.xlsx VIP
- 图形创意(第二版)林家阳 高教 全套课件.ppt
- Unit 2 Helping at home 第1课时 Get ready(教学课件)英语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大数据精准营销PPT课件.pptx VIP
- 天线与电波传播课件(第六章)电波传播概论.ppt VIP
- 公司目视化管理手册..pptx VIP
- 非遗工艺数字化呈现的2025年文化传承项目阶段汇报PPT.pptx VIP
- 演讲与口才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CNG及LNG加气站风险管控资料.doc VIP
- 一种拉曼-荧光双模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