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来源:Z_xx_k.Com][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亦留之以相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权衡(或“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请求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2.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3.汉朝也扣留他们来相抵押。
4.苏武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在壮年时出使,等到回到汉朝,胡须头发全白了。
5.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华出众,多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6.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让公车特地指名征召,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
七、名句名篇
1.《廉颇蔺相如列传》[来源:学+科+网Z+X+X+K]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