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概说
语音、语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在这三大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的因素,随着新旧事物的产生和消失,新旧词语也随之在不断地产生和消亡。同时词义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一、单音词占多数
约占85%。
二、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
发展的途径和类型:
1、古代的单音词,加上词头或词尾,成为复音词。
老—(老鼠、老虎) 阿—(阿姨、阿妹、阿哥、阿娇、阿瞒)
—子(刀子、豹子) —头(年头、石头、苦头)
a、 前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前加上词头。
古汉语中常见的词头有“有”、“其”、“言”、“于”、“薄”、“阿”等。 “有”常用于专有名词、一般名词和形容词之前。如:有周、有夏、有殷、有虞、有清。 “其”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前面。如,《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言”用于动词之前。例如,《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于”也用在动词之前。例如,《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薄”也用在动词之前。例如,《诗经·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浣我衣。” b、 后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后添加词尾。 古汉语中常用的词尾有“然”、“乎”、“焉”、“尔”、“如”、“若”等,它们一般用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后。带词尾的双音词几乎都是形容词。例如:潸然、喟然、欣然、飘然、勃然、沛然、油然、焕乎、确乎、率尔、莞尔、荣如(茂盛、华美的样子)、纷若(盛多的样子)、沃若等等。 词尾也可用在双音词之后,构成三音节的形容词,如:飘飘然、欣欣然、恂恂(xù)如(温和恭顺的样子)、徐徐焉,等等。
2、与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词构成现代的复音词。
名词性的:道路、窗户、颜色
动词性的:谈吐、指挥、抢劫
形容词性的:聪明、智慧、勤快
3、古代单音词被不同字面形式的复音词所代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了解 殆—失败
日薄西山 薄—迫近
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
老臣贱息舒琪 息—儿子
虢,虞之表也。 表—屏障
师进,次于陉 次—驻扎
三、一词多义
从 木兰从军(参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顺从、听从)
便舍船,从口入(沿着、顺着)
得:既出,得其船(找到)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
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也(得到)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题
2、再举出3个一词多义的例子。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单音词(单音节词)
单音词的特点:
1、多义性
2、灵活性(不确定性)
3、能产性(构词能力)
二、复音词(多音节词)
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书面上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
复音词的分类:
(一)单纯复音词
定义:只包含一个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组成它的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联系在一起时,才表示某个意义。
分类:在古代汉语中,有叠音词和连绵词两种。
1、叠音词(重言、叠字)
摹拟声音的:铮铮有声、牙牙学语、哗哗流淌
摹拟形态的:风度翩翩、姗姗来迟、循循善诱、惴惴不安、谆谆教导、彬彬有礼、洋洋得意、亭亭玉立、踽踽独行、喋喋不休、咄咄逼人、娓娓动听
◆叠音词与词的重叠(重叠词)在形式上相同,但意义上却不同。叠音词的词义通常与记录它的单字无关,不能根据单个字来推测叠音词的意义。
如《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中的“萧萧”是“马鸣之声”,与“萧”的本义“艾蒿”无关。 又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句中的“丁丁”是“伐木声”,与“丁”的本义“干支名”无关。类似的重言词还有:夭夭(繁盛之貌)、霍霍(磨刀声)、离离(繁茂貌)、坎坎(伐木声)、关关(鸟鸣声),等等。
而重叠词所表示的意义与其单字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句中的“物物”、“种种”都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含有“遍指”、“每一”之义,这是重言词所不具备的。又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句中的“行行”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意为“走了又走”、“走啊走”,表示动作的重复进行,这也是重言词所不具备的。单音词的重叠形式在古汉语中颇为常见,如 “卷卷”(每卷)、“朝朝”(每天早晨)、“暮暮”(每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