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鱼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docVIP

沙湾鱼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湾鱼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摘 要:流行于广州番禺区沙湾古镇的沙湾鱼灯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之夜,由乡中儿童肩扛手提,在古街古巷间列队巡游,兴高采烈之余亦甚为热闹,渐渐成为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探究沙湾鱼灯,对普及鱼灯文化,进一步了解沙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而更好地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沙湾鱼灯;地方特色;民间艺术   1 鱼灯的起源   沙湾鱼灯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最初起源于大户人家门口的大型灯笼。灯笼上写有祠堂名或该户人家的姓氏,并绘有工细书画及传统工艺纹样。   古沙湾河网交错,村民临水而居,人们对“鱼”有着独特的感情。居住在此的人们经常下河捕鱼捞虾,渔民把扎作灯笼的技艺运用到捕虾所用的虾笼上,沙湾渔民的小孩利用编织虾笼所剩的竹篾编织成鱼形小灯,这便是鱼灯的雏形。后来,鱼灯发展为手提灯,因取“吉庆有余”的谐音,而被沙湾人称之为“鱼灯”。鱼灯制成鳌鱼、金鱼、鲤鱼、白兔、批皮橙等各种形状,寓意为“百般生利”,表达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吉庆有余的美好愿望。   每逢正月初一或八月十五等传统节庆,沙湾人便会扎做出各种形状的鱼灯,作为孩子们的节日娱乐玩具。众多买鱼灯回家的行人形成断断续续的鱼灯队伍,仿若巡游一般,后来就逐渐演变成鱼灯巡游的习俗。   2 鱼灯的扎作   沙湾鱼灯扎作是沙湾一项普遍的民间技艺,曾经几乎家家户户都通晓鱼灯扎作技艺,目前代表性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他们大多自幼在沙湾长大。年轻时跟随父辈们学习鱼灯制作技艺,精通各种传统造型鱼灯制作,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他们勇于挑战自己,大胆创新,将现代科技融入鱼灯制作,将灯体内的蜡烛改为电管,将鱼灯由小型变成大型,由静态变得动感,代表作有《鱼跃》《奔月》《“鱼”乐升平》等。   近年来沙湾镇成立“沙湾鱼灯协会”,会员由镇内鱼灯扎作艺人、民间文化艺术工作者和学校师生等组成,旨在普及和推广鱼灯文化。沙湾镇以镇文体中心及周边小学等学校为阵地,从小学开始普及鱼灯文化及制作技艺。2011年以来,沙湾镇每年举办一次鱼灯制作大赛,三年来共收到镇内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制作的作品逾千件。   3 鱼灯的传承与发展   鱼灯是汉族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0厘米,分鱼头、鱼身、鱼尾,三节可灵活转动,舞鱼灯以村组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者上百人,每人一鱼,内燃蜡烛,鱼灯套路有“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表演队变化有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   1912年,为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番禺沙湾古镇举行了首次大规模鱼灯巡游。从1945年起,沙湾将每年10月定为鱼灯巡游的日子,20世纪80年代初,沙湾镇内学校的学生1000多人扎做了1000多盏鱼灯,在中秋节晚举行了盛大的鱼灯游行。到了2012年1月3日晚,沙湾古镇举行大型鱼灯巡游活动,恢复了中断近30年的鱼灯巡游,重现了旧时沙湾孩童“提鱼灯、唱童谣、游古镇”的景象。手提鱼灯的青少年们分别组成了“独占鳌头”方阵、大型鱼灯《奔月》方阵、“吉庆有鱼(余)”方阵、“五谷丰灯(登)”方阵、六畜兴旺方阵等五大方阵,穿行于古镇沙湾的大街小巷。自此,沙湾镇每逢元宵、中秋都会举办大型灯谜会、提灯会,每年均举办一次鱼灯制作大赛及各种形式的“童谣声声鱼灯亮”鱼灯巡游活动。   在扎作鱼灯、提灯巡游的基础上,沙湾人编排了鱼灯主题舞蹈和舞台剧,在逢年过节(如元宵、中秋)、拜神祭祖(如农历三月三北帝诞)之时表演,寄托对“年年有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在元宵时节,沙湾镇还会在沙湾古镇举办元宵灯会,展示各式传统沙湾鱼灯,悬挂千条灯谜。近年来,沙湾鱼灯多次受邀赴东莞、清远参加省、市花灯节展演,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捧,也荣获不少荣誉。   4 鱼灯的辉煌成就   沙湾鱼灯历史悠久,声名远播,曾先后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花灯文化节作品金奖,而沙湾镇也于2014年获得了“中国鱼灯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番禺沙湾镇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鱼灯艺术之乡”,这是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龙狮之乡”后沙湾镇在文化领域获得的又一国字号荣誉。沙湾鱼灯在传统扎作的基础上,民间艺人们不断推陈出新,扎做出各型特色鱼灯,在广东省花灯文化节上频频获奖,其获奖作品主要有:   (1)独占鳌头:获得广东省首届花灯文化节金奖。这是由沙湾西村育才小学的师生共同制作的传统鳌鱼灯,其造型与传统鳌鱼造型别无二致,鳌鱼与龙、凤、麒麟一样,是传说中的神物,是祥瑞吉庆的象征。古时称考中状元为“独占鳌头”,所以旧时沙湾每逢秋考之际,各坊里的读书人便会自发筹款扎作鳌鱼,并由专人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