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生气通天论》(一).ppt.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解 生气,即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阴阳二气。 通,有相应、贯通之意。 天,指自然界。 由于本篇阐发了人身阴阳二气与自然界相应贯通之理,故篇名“生气通天论”。 学习要求 1、掌握人体阳气的生理、病理及其临床意义,阳气与阴精的相互关系。 2、深入理解阴阳二气协调统一的重要性及阳气的重要性。 3、掌握煎厥、薄厥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熟悉风、寒、暑、湿外感邪气致病特征。 4、理解“生气通天”的意义。 5、理解饮食五味对人的双重作用,以及五味偏嗜致病的机理。 原文605(三级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注释 1、通天:意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 2、其生五:意为阴阳二气衍生木、火、土、金、水五行。其,此指阴阳。 3、其气三:指阴阳二气各分为三,即三阴三阳之气。 4、因时之序: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之序。 5、传精神:即精神专一。《内经辨言》:“传,读为抟,聚也。” 6、服天气: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服,顺也。 8、通神明:达到天人阴阳变化协调统一。神明,指阴阳的变化。 9、卫气散解:卫气,阳气的变文。散解,同义复词,耗散之意。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自学指导 本段原文提示了“生气通天”的论断。 一、生命源于自然界的阴阳二气。 “生之本,本于阴阳” 二、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二气相通应。 意义: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原文 606 一级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注释 (1)失其所:阳气功能失常。《太素》“所”作“行”。可参。 (2)折寿而不彰:指损伤人的寿命而不彰著于世。(不知不觉中减少人的寿命。) (3)天运:天体的运行。 (4)因:顺应,依顺之意。此承上文阳气的作用强大而言。意为人体的阳气向上向外,起着卫外的强大作用。 分析 一 本段说明了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二、论述了阳气的功能。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三、论述了阳气失其所则折寿的缘由。 原文 606 一级原文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注释 1、因:病因。 2、运枢:转动的门轴。比喻人体阳气的卫外作用,有如户枢那样主司肌表腠理的开合。 3、起居如惊:言生活作息没有正常的规律。起居,泛指生活作息。惊,卒暴之意。 7、体若燔炭:身体发热如燃烧之炭火。 8、首如裹:指头部沉重不爽,如有物包蒙。 9、攘(Rǎng壤):消除,去除。 10、大筋緛(ruǎn软)短,小筋弛长:此为互文,意为大筋、小筋或者收缩拘急,或者松弛不用。緛,收缩。弛,松弛,弛缓。 原文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分析 论述了阳气不足,感受四时邪气,所导致的病证。 小结 1、“生气通天”的意义。 2、阳气的重要性,阳气的功能。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3、阳气不足,感受四时邪气,所导致的病证。 原文 606 一级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注释 1、烦劳则张:是指劳累过度,则阳气亢盛于外而失其所用。 2、辟积:衣服上的褶子,引申为重复 3、煎厥:古病名。是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阳盛,以致煎熬阴精而昏厥的病证。 4、溃溃乎若坏都:溃溃,形容河堤决口的样子。都,水泽所聚,此指堤防。 5、汩汩(gǔ古):水势急流的样子。 6、形气绝: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马莳注:“形气经络,阻绝不通。” 7、菀(音同玉):通“郁”,郁结。 8、薄厥: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