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早期的规范BJG21-66、TJ10-74、1974年《铁路工程技术规范》、1974年《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水工SDJ20-78以及铁路桥涵规范TBJ2-85、TB10002.3-99、TB10002.3-2005等均是基于粘结滑移理论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国外苏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规范НиТу123-55、СНиПⅡ-B.1-62也是采用基于粘结滑移理论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而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规范СНиП II-21-75、СНиП 2.03.01-84改为数理统计的公式,但最新的规范СП52-101-2003又重新采用了此种模式。此外模式规范CEB-FIP MC90、欧洲规范草案ENV1992-1-1:1992裂缝计算公式也采用了此种模式。 w∝c w c (b)无滑移模型 无滑移理论 Broms和Base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根据试验现象提出了无滑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 在允许的裂缝宽度范围内,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可以忽略不计; 假定钢筋表面的裂缝宽度为零,以裂缝截面钢筋至构件表面的应变梯度作为控制裂缝的机理; 构件表面裂缝宽度主要由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回缩形成 其决定性因素是构件表面到最近钢筋的距离,它包括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和钢筋间的距离s两个变量 45o 45o 裂缝面 该截面混凝土为均布应力 c S0=c 无滑移理论认为裂缝所在截面与应力分布不受裂缝影响的截面之间的距离S0等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裂缝间距表示为: Frosch提出的裂缝计算公式,在钢筋位置处的裂缝可表示为 ε2 ε1 中和轴 h d s/2 dc s c 对于梁表面的裂缝宽度,考虑应变梯度的影响,放大系数β按下式计算: 根据Broms的研究,最小理论裂缝间距等于该点处至最近的钢筋中心的距离,最大理论裂缝间距是最小理论裂缝间距的两倍。 最大裂缝计算公式: 美国规范ACI318-99版起就采用了基于Frosch提出的裂缝计算公式得出的钢筋间距控制方法;新西兰规范NZS3101:2006系参照ACI318-02制定的,也采用了Frosch的公式。 基于无滑移理论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w∝k1c+k2(d/ρ) (c)综合模型 w 粘结滑移——无滑移综合理论 由于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钢筋对受拉张紧的混凝土的回缩起着约束作用;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大,外表混凝土较靠近钢筋的内芯混凝土所受约束作用将愈小。当出现第一条裂缝后,只有离开该裂缝较远处的外表混凝土拉应力才可能增大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这表明裂缝间距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一定的关系。 Ferry-Borges通过研究认为,裂缝间距不仅与db/ρ0有关,也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c有关 Beeby的综合模型 c0 h0 c c0 h kd d (a)单向板截面 h0 (b) h0控制,基本模式Ⅰ (c)c0控制,基本模式Ⅱ 任意点处的裂缝模式是两种基本裂缝模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本模式Ⅰ:离钢筋较远的一点处的裂缝,裂缝宽度和间距与初始裂缝高度h0成正比,受初始裂缝高度h0控制;最小裂缝间距h0,最大2h0,平均裂缝间距为1.5h0 基本模式Ⅱ :钢筋正下方点处的裂缝,钢筋处宽度为零的楔形裂缝,裂缝间距将在c0和2c0间变动,而平均间距为1.5c0 钢筋正下方的最大裂缝宽度为: 在距钢筋某个距离处的最大裂缝宽度wlim: 中间位置的最大裂缝宽度 简化公式 3.2 数理统计模式 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 1968年美国学者Gergely-Lutz首先提出 3.3 数值模式 通过对裂缝宽度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数值模型分析,得到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常见的数值模型如断裂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损伤模型,弥散裂缝模型等。 Oh和Kang首次从断裂力学出发,得到适合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 Ouyang和Shah也根据断裂力学方法,推导了裂宽计算公式: 3.4 模式比较 半理论半经验计算模式从试验现象出发,以裂缝间距为基础,通过对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关系做理论推导和简化,得出了与试验相符合的计算公式。由于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变形认识的分歧,出现了粘结滑移、无滑移和粘结滑移—无滑移综合的不同理论,其主要的区别体现在裂缝间距的计算上,三种理论关于裂缝间距计算的基本模式考虑的参数不同,分别为: (1)粘结滑移理论模式:lcr∝d/ρ; (2)无滑移理论模式:lcr∝c; (3)粘结滑移—无滑移综合理论模式:lcr∝c, d/ρ。 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 数理统计模式缺乏反映裂缝产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的特点,直接建立在对影响裂缝宽度的重要参数的选取上,裂缝计算公式较简洁直观。该模式中未出现裂缝间距的概念,与实际裂缝发展情况有差异。由于裂缝间混凝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_刘仁光.pdf VIP
- 农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pdf VIP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12讲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评卷(基础卷)(学生版+教师版).docx VIP
- 《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2部分:医院》(DB22 T 3687.2-2025).pdf VIP
- 计算机视觉教程 作者 章毓晋 CCV04.ppt VIP
-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习题答案解析.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山东卷)试卷评析及2026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人教版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pdf VIP
- 2025年广州地铁集团公司经营方针和战略.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无人机驾驶员-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