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作品收录在《杜工部集》中。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为后世留下1400多首诗作,这些诗篇就像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面貌。 20岁后,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游览了祖国的河山,开阔了心胸,并与李白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望岳》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的偏爱,给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我的心胸摇荡,望见层层白云升起,极力张大眼睛把飞鸟归巢收入眼底。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望岳》”题眼”是哪个字?(指统领全诗的字) 题眼是“望”字 全诗由“望”字来统领,然而全诗却没有写一个“望”,但又能时时让人感觉到“望”的存在,体会每一联中,“望”字是如何体现的?(提示:找出“望泰山”的角度) 请你说说此首诗歌表达了24岁的杜甫怎样的感情? 思想感情 本诗洋溢着诗人蓬勃的朝气,透露出杜甫远大的抱负和勇攀人生高峰的志向。 写作背景 为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携家眷一路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在沦陷的国都长安,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使他写出了“三吏”,“三别”,《春望》等诗作,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峰。 各抒己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为感时悲世,见花而悲伤落泪,听鸟鸣而感到心惊;(借物抒情) 2、花和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拟人) 你赞成哪一种?说说理由。 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试着比较《望岳》和《春望》的不同之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 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 途,独与老翁别。 注意黑色字的读音 解释黑色字,并记住意思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 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 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 途,独与老翁别。 写作背景 《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渲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其中的一篇。 思想感情 通过描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差吏的凶暴蛮横,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根据课文,发挥想象 《石壕吏〉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绝不像诗中所写的那样简单,老妇人上前致词也不会一股脑儿把家中情况说得这样周全详细,这应该是差吏一次又一次的逼问回答出来的,可文章只用了一句“吏呼一何怒”,发挥想象,把差吏充满“怒”和“呼”的逼问全补充出来,更表现出差吏的凶狠残暴。 作业 把《石壕吏》改编成一篇记叙文或者一幕剧本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还要补充一些已经发生却被作者隐去的事实。千万不要写成课文翻译!) *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望岳》、《春望》 《石壕吏》 fú liǎo zì 通“层” 远望 ——泰山秀美 近望 ——泰山高大 泰山之景 细望 ——心情激荡、眼界开阔 想象登泰山峰顶所望之景 诗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