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2.基因结构及其重组机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同源重组 (五) Meselson-Radding模型 1975 三、同源重组机理 第二节 同源重组 11年后Holliday模型矛盾解决 ⑴切断骨架:产生单链切口 ⑵链置换:3 `延伸挤出老链 ⑶单链入侵:老链与上单体链联会,出现G/A单链泡,得三型子囊 ⑷泡切除:延伸后切除单链泡,获得三型子囊 ⑸吸收碎片链同化,获得三型子囊 ⑹异构,AT与GA扭曲得四型子囊 ⑺分支迁移,仍然产生四型子囊 1-7步过程中都有可能中断。所以,三型早而多,四型迟而少。 形成三型子囊 四型子囊 1-3,2-4扭曲 GC GC AT AT AT GC GA AT GA GC AT AT 1 2 3 5 4 6 7 (六)极化子与负干涉 三、同源重组机理 1.极化子(polaron) 基因转变频率从切点端开始向远端递减的现象称为极化;该基因转变频率递减的区间称为极化子。 2.负干涉(negative terference) 相临很近的基因受极化影响,双交换实际频率比理论频率还高的现象,称为负干涉。 Chistructur 基因转变频率递减区间 第二节 同源重组 四、细菌同源重组机理 (一)转化与接合重组机制 转化:DNA片段与细菌DNA之间联会、断裂、迁移、错接产生重组。切除外源DNA无重组,切除受体DNA有重组 接合:授供体细菌DNA之间联会、断裂、迁移、错接,产生重组。 需要RecA和RecBC参与 (二) 转导重组机制 细菌与DNA之间联会、断裂、迁移、错接,产生重组。 第二节 同源重组 第三节 位点专一性重组 一、位点专一性重组(site specific recombination) (二)特点 1、依赖位点专一性蛋白质因子 2、特定整合位点,需有15 bp以上同源序列 3、精确断裂、连接,发生不对等交换 (一)概念 依赖位点专一性蛋白在小范围同源序列中不对等交换重组。 bio基因 gal 基因 λ-DNA特定附着位点attP Ecoli特定附着位点attB 第三节 位点专一性重组 二、噬菌体整合与切除 (一)λ-DNA对E.coli的整合 POP’ + BOB’ →BOP’-POB’ P表示噬菌体附着位点 O表示同源核心序列 B表示细菌附着位点 ①需整合酶(Int,拓扑异构酶) ②需整合宿主因子(IHF) (二) λ-DNA从E.coli的切离 BOP’-POB’ → POP’ + BOB’ ①需要整合酶(Int) ②需整合宿主因子(IHF) ③需切除酶(Xis)参与 E.Coli特定附着位点attP,在bio与 gal基因之间, Int各断开1单链,旋转,交换,连接,形成Holliday,另两条单链间同样重组 E.Coli的attB有BOB ’3个序列 λ-DNA的attP有POP’3个序列 P附着位点(attP) attachment site P 第三节 位点专一性重组 二、噬菌体的整合和切除 (三)核心序列结构与识别 1.λ-DNAPOP’ 240bp 核心序列O:15bp,富含A-T,非对称序列 左序列P:160bp,-160~0 右序列P’: 80bp,0~80 2. E.Coli的BOB’ 23bp 左序列B:-11 ~0 右序列B’:0 ~11 核心序列O同λO 3. POP’与BOB’相互识别 (attP)核心序列与B(attB)相互识别 第四节 异常重组 一、异常重组(illegitimate recombination) (一)概念 依赖DNA复制完成重组,不依赖序列同源 (二)特点 1、依赖转座区域DNA复制完成重组 2、需要转座酶 3、不依赖序列同源 DS基因从中间位置转到C基因内 第四节 异常重组 二、原核生物转座子 (一)插入序列(IS,inserted sequence) 1.插入序列 携有转座酶基因、两端有反向重复序列的简单转座因子称插入序列。eg. E.coli中的IS1……IS11。能高频转座。 2.插入序列突变的特点 ①突变体单链有颈环结构,即反向重复序列; ②突变体DNA比野生型密度梯度大,增加了一段DNA; ③不能核酸置换回复,非点突变 ④可自然回复,不是缺失 第四节 异常重组 二、原核生物转座子 (二) 转座子(Tn, transposon) 携有转座酶、抗性或其它基因,两端有反向重复序列(IS)的细菌,能高频转座。如YeastTn1……Tn9。 Tn3:携有tnpA、tnpR 、ampR基因,两端有38bpIR Tn9:携有camR(氯霉素抗性)基因,末端有23bpIR Tn9 第四节

文档评论(0)

brnpnu31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