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因病机概要 病因病机概要 女性的生理特点 经、孕、产、乳-以血为用,皆易耗血,故机体常处于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状态 女性的病理特点 经、带、胎、产及杂病 病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病因 (1)淫邪因素 (2)情志因素 (3)生活因素 (4)体质因素 淫邪因素 1)寒 -寒为阴邪,收引凝涩,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 淫邪因素 2)热-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每易动血,迫血妄行 淫邪因素 3)湿-湿为阴邪,重浊凝滞,阻塞气机 情志因素 1)怒 抑郁忿怒,常使气滞、气逆,进而引起血分病变,可致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经行吐衄、缺乳、癥瘕等。 2)思 忧思不解,每使气结,气结血滞,可致闭经、月经不调、癥瘕等。 3)恐 惊恐过度,常使气下、气乱,失去对血的统摄和调控,可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 生活因素 生活因素是致病的条件,也是影响体质因素的条件。 房事所伤 饮食失宜 劳逸过度 跌仆损伤 摄生不慎 生活失度 体质因素-年龄因素(1) 《河间伤寒六书》――“妇女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属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 体质因素--禀赋因素(2) 个体先天禀赋的差异和后天条件(如营养、饮食、社会环境、气候、摄生保养)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类型的体质因素。 女性特殊的体质特点:“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病机 脏腑功能失常 肾 脏腑功能失常 肾 脏腑功能失常 肝 脏腑功能失常 脾 脏腑功能失常 心:心阴暗耗,心气不得下达,冲任血少,导致血海不得按时满溢。 肺: 阴虚肺燥-损伤肺络 肺气失宣-水道不利 不能贯心以行血-百脉空乏 气血失调 气有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 血有守气、载气、养气的功能 血虚 气虚 血瘀 气滞 血热 气逆 血寒 气陷 气血失调 1) 血虚-血海不盈 气血失调 3)血热 气血失调 5) 气虚 妇科病因病机特点示意图 小结与提问(提问) 1、试述寒、热、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试述妇科疾病的病理机转。 * * 感受寒邪 冒雨涉水 过食生冷 血为寒凝 血行不畅 胞脉阻滞 机体阳气不足 寒自内生 脏腑功能失常 影响冲任、胞宫 感受热邪 五志过极化火 过服辛辣助阳之品 阳热内盛 素体阴分不足-→阳气偏盛-→阴虚而生内热 损伤冲任经脉 迫血妄行 感受水湿 冒雨涉水 久居阴湿之地 湿邪内侵 外湿 脾阳素虚-→运化失职-→湿浊内盛 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气内停-→水湿停聚 内湿 饮食失节 劳逸失常 房劳多产 跌仆创伤 药误虫蚀 饥饱失常,饮食不节,择食偏嗜,饮食过冷过热等,损伤脾胃,有碍气血化源,冲任虚损,血海不盈,导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缺乳等。 过劳耗气动血,损伤脾肾,累及冲任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恶露不绝、阴挺,过逸则气血呆滞,可痛经、子肿、胎位不正、难产、癥瘕等。 房事不节(不洁),产多乳众,易于耗气血,伤肝肾,损胞宫,累冲任导致妇产科诸疾。 跌仆闪挫、手术创伤、产创均是引起妇产科疾病的直接因素,常可导致气血失调,冲任、胞宫损伤而出现月经过多、崩中漏下、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尿瘘、粪瘘等。 “药邪”不仅伤及正气,也可直接、间接损伤冲任引起月经不调、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胎萎不长、子死腹中等。“虫邪”可直犯阴中,上侵胞宫,损伤冲任,可致月经过多、痛经、经期延长、带下病、阴痒等证。 脏腑功能失常 肾 肝 脾 肾气虚 肾阴虚 肾阳虚 肝气郁结 肝郁化热 肝血虚 肝阴虚 肝阳上亢 寒滞肝脉 肝经湿热 脾胃虚弱 脾阳不振 气血失调 气病 血病 气虚 气陷 气滞 气逆 血虚 血瘀 血寒 血热 冲任督带损伤 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等发生 胞宫胞脉受损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 瘀阻胞中 气机郁结,血行不畅 寒凝血滞 瘀热壅积 2) 血瘀 经脉失于濡养 冲任失养 血内蕴热,伏于冲任 热灼阴血,煎熬成块 湿蕴化热,蕴结任带 4)血寒 血为寒凝,经脉受阻 胞脉失养 气虚失于统摄-冲任失固 中气下陷-升举无力 气虚卫外不固 6) 气郁(气滞) 气血失和-冲任失调 克及脾土-湿注下焦 7)气逆 气郁不达-横逆而上, 扰及肺胃二经 寒热湿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