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二) - 学前教育学院.DOC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二) - 学前教育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主题(二) 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发展概述 1. 思维的界定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以词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学里面思维的概念要比上面的定义宽泛,不仅包括上述定义讲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包括思维的萌芽以及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过渡形态。 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抽象逻辑思维只是思维的一种形式,也是最高级的思维形式,其间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系列演变。演变的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从思维反映的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以上不是三个发展过程,而是从三个角度来描述同一个发展过程。 2. 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解决 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性。 概括: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属性或规律提取出来。儿童的概括水平是衡量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指标。 间接:指借助一定的媒介或一定的知识经验对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正是由于思维具有间接性,所以人才能反映不在眼前的事物、未曾经历的事物,才能超越感知觉,认识看不到的事物,才会扩大认识的范围和深度。 解决问题:是指人们在活动中面临新情境与新课题,又没有现成的有效对策时,所引起的一种积极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产生于问题,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的主要作用在于问题的解决。 3. 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发展过程划分为:感觉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形式运算思维。 根据思维的内容划分为: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划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4. 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思维的产生使儿童的认识过程发生重要质变。思维的发生,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了。思维的发生和发展,引起了其它认识过程的质变:知觉不再单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开始反映事物的意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记忆不再是无意记忆,而开始出现有意记忆、意义识记、语词记忆。而思维自身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使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思维的影响并不局限在认知领域,它还渗透到情感、社会和个性的各方面。使儿童的情感逐渐深刻化;使儿童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独立作出决断而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产生认识,萌发了责任感和自制力;对他人的理解、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了认识,使得儿童同情心、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5.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概况 (1)思维对动作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对语言的依赖性逐渐增加。 (2)思维的工具从借助动作和感知、发展到借助表象和形象,最后语词的作用逐渐加强,逐渐摆脱表象、形象的束缚,开始成为独立的思维工具。但总体来说,形象在学期儿童思维中始终占优势地位。 (3)从思维方式上,婴儿期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幼儿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末期会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学前儿童思维发展要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不可逆的,而且在学前阶段(特别是幼儿阶段),这三种思维方式明显地同时并存。 (4)学前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有几个明显的质变,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进程中,这三个飞跃期应该得到特别关注: 出生后八、九个月,是思维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直观行动思维从这个时期之后获得发展。 2岁至3岁(主要是2.5岁~3岁),是思维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这是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5.5岁至6岁,是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对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解释,最权威的是皮亚杰的理论。他认为,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种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思维离不开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 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儿童具有了表征或符号,即儿童能够利用语言、心理表象来思考客体和事物。 二、婴儿期思维的发展 1.思维的发生 思维发生的时间是在1~2岁。 思维发生的指标:婴儿动作的概括性、间接性、解决问题。 思维发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婴儿的动作上,当婴儿出现以下三类动作的时候,就说明思维产生了: (1)表意性动作。所谓表意性动作就是用动作表达意愿,用间接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11~12个月大的婴儿会用手向成人指出他想要的东西或想去的地方。这种司空见惯的动作包含着婴儿对一系列关系的认识:自己的目的(或是拿取物体,或是出门玩耍),但依靠自己的力量还达不到目的;成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