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些教学专著的书目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杨庆余 《小学数学教学论》 马云鹏 《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郑毓信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 张奠宙 《数学思想方法》 顾泠沅 《数学符号史》 徐品方、张红 《数学史通论》 维克多?卡兹(美) 《数学的故事》 理查德?曼凯维奇 《中国算学史》 、 《九章算术》 、《几何原本》 …… 方运加向中小学教师推荐的13本书 1、数学花园漫游记(马希文著) 2、数学与哲学(张景中著) 3、数学家的眼光 4、漫话数学(张景中、任宏硕著) 5、数学历史典故(梁宗巨著) 6、数:科学的语言([美]齐丹克著) 7、数学史辞典(杜瑞芝主编) 8、数学的奇妙(西尼帕帕斯著) 9、数学的故事([美]理查德曼·凯维奇著) 10、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潘天群著) 11、外国教育家评传(1——4卷)(赵祥麟主编) 12、怎样解题——数学教育法的新面貌(波利亚著) 13、西方科学的起源([美] 戴维·林德伯格著) 《大成若缺认识圆》节选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就得甩掉过去。”…… 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 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是否只是“顺手一投枪”(鲁迅语)?那老师“顺手”多了,学生是否会目不暇接、“审美疲劳”? 成长背后的六个字 海盐县实验小学 顾志能 文章发表 《小学数学教师》7篇 《小学教学》(即《小学青年教师》)3篇 《中小学数学》8篇 《小学教学研究》2篇 《小学教学参考》4篇 在《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设计》、《教学月刊》等其它知名刊物近10篇,被一些公开出版书籍采用的有多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采用3篇。 文章获奖 国家级、省级奖项6次,连续4年嘉兴市一等奖,其它县市级奖许多。 第一个字:勤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我们的知识层次低 ◆我们的工作任务重 我们为什么要比别人更勤奋? 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两种量! 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第二个字: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1.学习的内容 ◆教学实践经验 ◆教育教学理论 实践辛苦型 经验积累型 科研创新型 学者专家型 教师成长与理论积累的关系 我们要学习哪些理论? ◆建构主义 ◆发现学习 ◆探究学习 ◆再创造理论 ◆尝试教学法 ◆双基教学 …… 2.学习的途径 ◆听课 ◆交流 ◆看书 ◆上网 …… ◆看书 看书之“三” 三步曲:不爱看——勉强看——喜欢看 三个层次:仰看——侧看——俯看 三结合:看教学杂志、看教学专著、看杂书 ◆上网 第三个字:思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程颐 思考之一:差异缘何产生? 按角分:用“强抽象”的方式构造概念,是思维过程是顺 向的。 按边分:用“抽象”和“概括” 的方式构造概念,思维过 程是先顺向、再逆向的。 ◆概念系统的结构不同 ◆概念的构造过程不同 思考之二:分类思想如何教学? ◆课中 时刻对照 ◆课前 全班学生可分为胖的和高的。 学生可以分为小学生和中学生。 我们家三个人,有喜欢看体育节目的,有喜欢看文艺节目的,有喜欢看唱歌的。 思考之三:难点如何突破? ◆分类是否已穷尽? ◆概念“标准”为何不一? 思考之四:一个疑问 顾老师: 今天见到汪老师了,他看到你的邮件了,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没来及回,你写的文档他也看过,觉得你很有想法,可以就此考虑写篇文章,也会给你回邮件的,请耐心等几天。如果十天以后他还没有给你回复,你再跟我联系,我再催催他。 顾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