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史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文学史讲义 绪 论 第一节 汉代文学的发展 秦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文学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有时并不完全是同步伐的,秦朝的统一并没有使文学马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甚至由于秦朝实行专制的文化制度,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李斯《上秦始皇书》云:“臣请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学者,以吏为师。”这种严酷的文化制度使文学创作空前的沉寂,秦朝的文学作品极少。唯有秦汉之际一些楚歌颇值得注意。 西汉建立之后,在文化政策上有很大的调整,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帝国的强盛气势开始显示出来,文学也真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包括作家群体的形成、新的文体的发展、作品数量的增加等等,都显示出汉代之后文学的新的发展局面。汉代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认识到“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也就是由武功向文治发展,因此总体上西汉建立之后有一个文化和制度上的重建的过程。 首先是儒术兴盛,官学和私学都得到了发展。学术的发展往往是从阐释经典开始的,西汉学术也具有这种的特点,《诗经》等儒家经典得到了深入的阐释,《诗经》这一诗歌作品的解读,对提高汉人的文学素养是有益的。又因为刘邦及汉初诸多功臣以楚人居多,因此楚辞也得到了较多的学习,诵读楚辞成为当时的一种专门学问受到推崇。 其次,从制度建设上来看,则是建立了招集录用人才的制度。文化才能也是一个考核的方面,汉武帝时就经常选一些贤良文学之士,汉武帝周围就有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严助、东方朔等人。汉宣帝继承这种风气,《汉书·王褒传》载: 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待诏金马门。 这对促进汉人的文化素养、形成文学风气也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汉代各诸侯王继承战国养士之风,汉初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等门下都有很多文学之士,由于时局稳定,宴游集会成为经常性的活动,而文士则是这种活动的主角,在这种群体性的活动中互相唱和、切磋文学技巧,这对文学的发展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钱志熙先生认为:“文学家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接受群体的影响是文学家成长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的许多重要作家,往往与其同时的文人社会、文人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作家甚至明显地隶属某些文学流派、文人团体。” 钱志熙《群体的影响与个体的超越—— 钱志熙《群体的影响与个体的超越——试探杰出的文学家的成功规律》,《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再次,西汉武、宣、元、成诸帝皆爱好文学,如《汉书·王褒传》: 宣帝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议者多以为淫靡不急。上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辟如女工有绮糓,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讽喻,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博弈远矣。 最高统治者对文学的爱好会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文学风气的形成。同时西汉还设置乐府这样一个音乐部门,《汉书 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艺文志》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其主要职责是搜集各地民间诗歌、组织诗歌创作、配乐,这对文学的发展亦有重要之作用。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赋、散文、诗歌共同发展。 屈原之后辞已开始向赋发展,宋玉《神女赋》、《高唐赋》等都说明赋这种文体已经产生。楚辞对汉初的文学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当时首先发展起来的是骚体赋,如贾宜《鵩鸟赋》、怀南小山《招隐士》、严忌《哀时命》等。如《招隐士》: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这是学《九歌》体的。包括后来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皆属骚体赋。其基本特点是以抒情为主的。 汉人视为文之美者,乃多用奇字,造句整齐,音调和缓,敷陈侈靡,于是辞赋之学盛 吕思勉《秦汉史》,第703页。。西汉到汉武帝时国势强盛,使汉人的自信心极强,充满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司马相如所谓的:“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西京杂记》卷二)那种恢弘广大的气势,大赋应运而生,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河东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即体现了这种艺术观念和特点,赋成为汉代文学之代表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赋即为汉代文学之代表。 吕思勉《秦汉史》,第703页。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赋即为汉代文学之代表。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