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汉代文学总论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第五节 汉代文学的新特征 汉代历史分期 1、汉高祖元年(前206)至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六、七十年-----西汉前期 2、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至汉宣帝黄龙元年(前49)九十年-----西汉中期 3、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至王莽地皇四年(23)------西汉后期 4、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汉章帝章和二年(88)------东汉前期 5、汉和帝永元元年(89)至汉质帝本初元年(146)-----东汉中期 6、汉桓帝建和元年(147)至汉献帝兴平二年(195)------东汉后期 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汉初,政治体制上袭秦朝 刑法和文化控制上,政策简约宽松 1、思想方面: 废除秦代“挟书律”,大规模搜罗文籍; 解除秦代思想钳制、压抑,允许各家学术流行。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复兴---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汉初: “黄老”清静无为思想流行,无为政治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荐和考试结合录用人才: 征辟制——朝廷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 读经与士人求官谋禄出路密切结合 2、文化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立太学 经学昌明,宗经成为汉代社会风气。 私学遍布各地,广招生员,培养经师和官吏。 整理保存先秦典籍 采集民间和异域新声变曲 ----武帝时大规模扩充乐府机构 东汉章和以后政局不稳 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 皇权与士人冲突,酿成党锢之祸 民生凋敝、政治黑暗、谶纬盛行 黄巾大起义,东汉政权瓦解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地作家的出现,产生了一批把文学创作当作生命 寄托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文人。 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文帝 和景帝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 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催化作用 献纳辞赋的风气 -----提供机遇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稳定群体 游学 游宦的兴盛-----注入活力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从浪漫到 现实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 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 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 汉代文学 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 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汉王朝处于历史的上升期,其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太平盛世。汉代文人生 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 的愿望。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 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 扬高昂的格调。 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古代士人的宦达是和君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 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汉初文学:批判秦朝 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 贾谊的政论、司马相如的《哀二世赋》,司马迁的《史记》 从武帝开始,思想界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本朝理论体 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也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 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大赋是这种使命的得力承担者。 从东汉开 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 汉代文学以 历史的批判发轫,经由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又以现实的批判而告终,完成了一次循环。不过,和前期的历史批判相比,后期对现实的批判更具有深度、广度 和力度。 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汉代文学:批判--赞颂--批判 汉代文人的 地位:独立--依附---独立 汉初 ,兼有文人和 纵横家的品性:枚乘、庄忌、邹 阳 从武帝开始,侍从文人依附人格,为迎合 天子的口味而创作 东汉时期,多数是文人兼学者的类型,依附于天子、外 戚:王褒、扬雄、刘向父子、班彪父子 从西汉末年起,向慕人格独立的精神萌生:扬雄、班固、张 衡等 东汉后期,有党人的影子:赵壹、祢衡等人 从汉初出处从容、高视阔步于诸侯王之间 的枚乘、邹阳等人,到汉末赵壹、祢衡等近乎狂士的文人,汉代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