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载体系统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 载体系统 1 质粒载体 1.1 质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2 基因工程中的质粒载体 1.3 pBR322质粒载体 1.4 pUC质粒载体 1.5 穿梭质粒载体 1.6 质粒载体的稳定性问题 1.1 质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1.1 质粒的概念 质粒(plasmid)是独立于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遗传单位,其本质是较小的核酸分子,大小范围在1kb-200kb以上不等。 1.1.2 细菌质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 很多细菌中已发现; (2) 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的辅助性遗传单位,基因组绝大部分为双链环状DNA,不同质粒大小各异; (3) 大多数质粒的宿主范围较窄; (4)已发展进化出多种机制以维持其在细菌宿主中的稳定的拷贝数;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拷贝数可能不同。 (5)复制转录的进行依赖于宿主编码的酶和蛋白质; (6)常含有一些编码对细菌宿主有利的酶的基因。 1.1.3 质粒的命名 用小写字母p代表质粒(plasmid),在p字母后用两个大写字母代表发现这一质粒的作者或实验室名称,再加上质粒编号。 如:pBR322:p表示一种质粒,而“BR”则是分别取自该质粒的两位主要构建者F. Bolivar和R. L. Rodriguez,322为编号。 1.1.4 质粒给宿主细胞的标记 (1) 氨苄青霉素 (Ampicillin ) (2) 卡那霉素 (Kanamycin) (3) 四环素(Tetracycline) (4)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5) 链霉素(Streptomycin) (6)潮霉素(Hygromycin ) 1.1.5 质粒的复制类型 据质粒DNA复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分为: (1)“严紧型”复制控制的质粒(stringent plamid):拷贝数少 ; (2)“松弛型”复制控制的质粒(relaxed plasmid):拷贝数多。 1.1.6 质粒DNA的转移 质粒的类型 据能否自我转移可分为: 接合型(conjugative plasmid) 非接合型(non-conjugative plasmid) (2) F质粒(fertility factor) F+ 又叫雄性决定因子,所以F+细胞又叫雄性细胞,相应的 F– 又叫雌性细胞。 F质粒(约94kb)在寄主细胞中有三种不同存在方式: ① F+ ② F` ③ Hfr。 1.1.7 质粒的转化 1.2 基因工程中的质粒载体 1.2.2 克隆载体必备条件 1.2.3 表达载体的必备条件 (1)能自主复制 (2)具有方便、灵活的克隆位点和筛择标记 (3)具有能为 RNA聚合酶识别的强大启动子 (4)启动子应可受诱导调控 (5)具有强终止子 (6)具有翻译起始信号 1.2.5 质粒载体的选择标记 1.3 pBR322质粒载体 1.4 pUC质粒载体 ?具更小的分子质量(2.69kb)和更 高的拷贝数(500 - 700个) ?适于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重组体 ?具多克隆位点MCS区段 其它重要的质粒载体 1.6 质粒载体的稳定性问题 2 噬菌体载体 2.1 噬菌体的结构及其核酸类型 2.2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 t=0 噬菌体吸附到寄主菌的细胞壁,大约在吸附的2秒钟内就会发生噬菌体DNA的注入; t=1 寄主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反应被全部关闭; t=2 第一个噬菌体mRNA开始合成; t=3 细菌DNA开始降解; t=5 噬菌体DNA合成开始启动; t=9 “晚期”噬菌体mRNA开始合成; t=12 出现完整的头部和尾部结构; t=15 出现头一个完整的噬菌体颗粒; t=22 细菌发生溶菌作用,释放出约300个左右的噬菌体时粒 2.3 λ噬菌体载体 2.3.1 λ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概述 2.3.2 λ噬菌体载体 2.3.2 λ噬菌体载体 λ噬菌体载体可分为: 插入型载体 替换型载体 4 M13噬菌体载体 6.4 kb单链环状正链DNA基因组。 作载体的优点: (1) 单链DNA噬菌的复制,是以双链环形DNA为中间媒介, 这种复制形式的DNA,可以同质粒DNA一样,在体外进行纯化和操作; (2) RF DNA 和SS DNA都可感染E.coli,产生噬菌斑; (3) 无包装限制问题(可6倍于M13基因组); (4)易测出外源DNA的插入方向; (5)可产生能直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