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吖啶及其衍生物的的开题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吖啶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 课题名称 研究背景 DNA被认为是很多肿瘤药物治疗的靶点,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有:静电相互作用、插入作用、嵌入作用、沟槽结合等。插入作用是一种较强的DNA相互作用。目前插入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功能插入剂,其抗癌活性得到了证明,但活性不强,因此开发活性更高,副作用小的多功能插入剂是未来研究的目标及重点。金属配合物具有抗癌活性高的特点,但其与DNA作用时结合位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也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将金属配合物与有机插入剂结合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同时抗肿瘤活性得到了提高。 吖啶是一种荧光插入剂,吖啶橙是一种DNA荧光染色剂,安吖啶是首个被FDA批准用于癌症治疗的有机插入剂。本课题选用吖啶作为插入剂母核,设计、合成一系列的吖啶类配体,合成相应的金属配合物,并对它们的DNA插入作用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 成果要求:合成3-4个吖啶类金属配合物,删选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金属配合物。 铂类抗癌药物 在癌症化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在目前具有的铂类药物中顺铂(CDDP)和卡铂(也称碳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最早最为广泛, 高效、 低毒、 具有抗癌活性 可用通式[PtⅡA2X2]表示, 。 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在改良铂(Ⅱ)类抗癌药物或转向其它铂类抗癌药物的研发。 文献综述 吖啶及其衍生物因其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农药、染料、及药物研发等。特别在抗肿瘤、细菌及原生动物感染方面被广泛的探讨。其中吖啶作为插入剂与金属配合物的结合有效的改善了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时结合位点不具有特异性及较高的毒副的状况,使其抗肿瘤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吖啶衍生物作为极具潜力的核酸探针,对DNA的更深层次的研究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如确定结构和碱基对序列,以及对病毒或受损伤DNA的探测,进而对揭示生物遗传奥秘奠定坚实的基础。 吖啶的制备 除了从煤焦油中提取吖啶以外,还有多种合成吖啶的途径。 A·Bernthsen和F·Bender发现在氯化锌的作用下,二苯胺可以和羧酸发生脱水反应,生成9位上有取代的吖啶,当所用羧酸为甲酸时,所得即为吖啶。 邻氯苯甲酸和苯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二苯胺-2-羧酸。用硫酸并环后可得吖啶酮,用戊醇和钠还原吖啶酮可以得到9,10-二氢吖啶,之后用三氯化铁氧化,得到吖啶。 2-硝基苯甲醛可以与苯发生Lehmstedt-Tanasescu反应,生成吖啶酮,之后经过类似的还原和氧化过程,生成吖啶。 可以用邻羟甲基二苯胺(Hydromethyldiphenylamine)进行干馏得到。 A·Bernthsen和F·Bender发现在氯化锌的作用下,二苯胺可以和羧酸发生脱水反应,生成9位上有取代的吖啶,当所用羧酸为甲酸时,所得即为吖啶。 吖啶由于比较稳定,一般做后续表征标准物质,以9位为突破口,加以合成可以与铂结合。 实验方案---参考路径 1、 2、 3、 以3为例 谢谢观看 * 冒泡制作 张宝 其中A2为2个单齿氨(胺)配体或1个双齿胺配体,是药物的载体部分;X2为2个单齿阴离子或1 个双齿阴离子配体,是反应活性基团或离去基团 H 吖啶甲酰胺铂配合物 吖啶橙(AO)基铂(Ⅱ)配合物 和羧酸酯功能化铂吖啶混合抗癌药物 [1] Murray, Vincent; Chen, Jon K.; Galea, Anne M. The Potential of Acridine Carboxamide Pt Complexes as Anti-Cancer Agents: A Review. Anti-Cancer?Agents?in?Medicinal?Chemistry. 14(2014): 695-705 ] Alessandra Valentini, Daniela Pucci, Alessandra Crispini. Acridine Orange based platinum(II) complexes inducing cytotoxicity and cell cycle perturbation in spite of GSTP1 up-regulation.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161(2006): 241-250 1、 2、 3、 羧酸 *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