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兽医学》题库完整版【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言 兽医学——研究畜禽疾病发生(病因)和发展(发病机理)规律,以及对疾病做出诊断和防治的综合学科。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 疾病的概论 疾病学 疾病学——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构成了疾病。 致病因素足够强大时,基本上不构成疾病。 致病因素非常弱小而机体的抵抗力足够强大时也不构成疾病。 疾病分类 系统:八大系统疾病(消化、呼吸、泌尿、运动、心血管、神经、生殖、内分泌)。 原因: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经过: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 治疗:内科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外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潜伏期(隐蔽期):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的时期。 前驱期:从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主要症状出现为止,即非典型症状出现的时期。 明显期:典型症状出现的时期。 转归期:疾病经过明显期后走向结束的时期。分为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三种结局。 提问 何为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 病理性死亡是指由于疾病的自然发展、恶化而引起的死亡,简称为病死。 病理性死亡是指由于疾病的自然发展、恶化而引起的死亡,简称为病死。 →最高点→下降至最低点。升温过程中:汗腺分泌减少,生体温度增加,但感觉发冷,尿液减少。 二.原因 1.感染性原因 2.非感染性原因1)无菌性坏死产物2)变态反应(比如注射血清会引起)3)内分泌亢进(如猫甲亢) 4)中枢神经机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1.热侯:即为发热综合症,为发热时的一系列症状。(如神经沉郁、低头、食欲减退,前胃弛缓,尿量减少,呼吸和心跳加快——体温没增加1℃,心率会增加4-8次。 2.发热程度 1)微热:体温升高0.5-1℃;2)中热:体温升高1-2℃;3)高热:体温升高2-3℃;4)过高热:体温升高3℃以上。 四.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中等程度的发热,对机体是有利的,因为它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抗体形成,提高白细胞酶的活性,加强肝脏的解毒机能等,以利于机体消灭病源微生物。 若体温过高或持续发热,则对机体不利,因为它可引起分解代谢加强,使营养物质消耗过多,加大消化障碍而摄入不足,以致抵抗力降低,若引起心肌变 性而发生心脏衰弱时,还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发展。此时,就必须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异食癖 一.定义:指动物的采食行为异常,喜吃平时不应吃的东西。 二.病因 1.营养物质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常见于Ca、P、Na、Cu、Co、锰、硒、铁、碘及B族维生素。 2.寄生虫感染:消化道寄生虫感染。 3.饲养管理:密度高、光照少、噪音大等。 三.临床表现:消瘦、啃食异物、舔食被毛、食胎衣和仔畜、啄肛、啄羽等。 腹泻 一.定义: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带有粘液、脓血、脱落的粘膜或未消化的饲料的病理现象。 二.原因 1.细菌性:猪大肠杆菌,猪痢疾,鸡白痢,禽霍乱,牛羊副结核,羔羊痢疾,犬弯杆菌,猪丹毒等。 2.病毒性:猪传染性胃肠炎,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支,牛恶性卡他热,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猫瘟,小儿腹泻。 3.寄生虫性:猪弓形体病,鸡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牛羊肝片吸虫病,犬消化道寄生虫病,阿米巴原虫病。 4.中毒性:有机磷,食盐,巴豆。 5.其他:应激,冰冷腐败饲料,滥用抗菌素引起肠道病群失调。 第二章 药物学基础 一.药物和毒物的定义 药物:传统意义上指用于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的化学物质。(诊断:如采样。预防:如打预防针)。现代意义上指用于治疗、诊断和预防,且能够延年益寿,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的化学物质。使用的浓度、剂量和针对的对象等。药物可以转换成毒物。 疫苗:防病毒性的。 菌苗:防细菌性的。 二.药物的作用 1.基本作用:兴奋(如肾上腺素、安钠加、摇头丸)、抑制(如安眠药、麻醉药)。 2.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局部作用:即在用药的个别部位发生作用,典型的如局部麻醉药。 全身作用:即要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如全身麻醉药。 选择作用:如催产素,青霉素只选择格兰仕阳性菌发生作用等。 普遍细胞作用:如体外用的防腐药。 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副作用:在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或不需要者,为药物本身固有属性,可预见。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相互转化。(阿托品——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的痉挛,散大瞳孔等) 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时间过长,给药途径不当所致(所以有一个“休药期”的说法) 过敏反应:亦称变态反应,如荨麻疹。 继发反应: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如反刍动物长期服用四环素。 三.剂量处方 1.制剂:将药物制成便于应用、保存、运输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