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预测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发表.docVIP

 人才预测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发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才预测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王玉荣 徐安兴 史晓平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已经再次充分显现出来,调整专业结构已成为高校必然的选择。人才预测是通过对历史现状的调查,研究社会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科学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人才的发展趋势和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高校的专业调整提供依据,再造人才预测体系促进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人才预测 ;人才预测体系再造; 专业结构调整 Talent prediction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WangYurong XuAnxing ShiXiaoPing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With the socio-economic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profession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n-adaptation has emerged once again,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Prediction talents to the history of the status quo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nherent laws of science to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uman resources and demand, in large measure for the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a basis adjustment, recycling prediction system for the promotion of talented professional college restructuring. [Key words]: talent prediction ,Talent recycling prediction system , Profession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一、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质量、层次、结构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出现多元化的趋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再次显现出来,高校培养人才结构的偏离,结构性专业人才不契合、结构布局不和理。主要表现在由于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1998年到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但就业率却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初次就业率只有50%,毕业生待业人数较2002年增长了54.88万人,增长率为107.15%。[3]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高校对热门专业的追逐。例如,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上经济管理类专业,致使此类专业招生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这些专业毕业人数远远超过社会需求。还有一些时髦专业,如首饰设计、室内设计、旅游经济、饭店管理、国家商务、国际商务、公共关系、涉外文秘等专业,2003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不足50%。 其次,高校对所谓的“长线”专业的保留。存在一批创办已久的传统的优势学科,现在被称为长线学科的专业,如历史学、物理学、考古学、社会学、基础教育学等。近几年,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总体上减少,但这些专业还继续维持一定的招生规模。 第三,一些普通管理岗位应征者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许多技术岗位招不到人,大量的“灰领”型的新岗位严重缺人。2005年山西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01.25万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3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后续学历)1.36万人,占总数的1.34%;大专学历的3.18万人,占总数的3.16%;中专学历的

文档评论(0)

8882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