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湖北高考标杆作文
请以《站在 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④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相对于湖北往年的作文命题而言,湖北今年命题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因为自从高考分省命题以来,从全国卷到各省市命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基本上形成了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从师生备考的角度讲,很少将目光投放到其他的命题方式上去。因此,高考作文一公布,人们有点吃惊,没想到今年湖北高考作文命题方式为半命题作文。这在命题形式上是一种大胆的探索。
半命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写作范围宽泛,开放度大。它没有审题障碍,考生容易下笔,人人都有话可写,几乎考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它给考生留下了十分广阔的命题、立意、构思、想象的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命题者的思路是真正地站在了考生的立场,让考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因此,《站在的门口》这道作文题受到了考生的普遍欢迎。
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文题中的“站”是一种状态,“在门口”预示着某一个对象或某一种事物触动着自己的心灵,它引发自己作出深沉的思考,表达自己内心的波澜、精神的向往和人生的愿望。因此文题所展示的是一种思想的过程。
“门口”所蕴含的意义是多元的。它可以实写,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抒发真实的情感。如“家的门口”,“学校的门口”,“教室的门口”,“寝室的门口”,“考场的门口”等,一提到“家”、“学校”、“教室”、“寝室”、“考场”这些字眼,考生就会想起很多触动心灵的往事,情感的闸门会訇然打开。例如,有一位女生在高考第一场考试进场之前,她看着送考的父亲,拥抱了自己的父亲,亲了父亲一口,说:“爸,为了我,您辛苦了这么多年!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考好的!”女儿坚定地向考场走去。父亲看着女儿的背影,泪,止不住簌簌地流了下来。这不就是“站在考场的门口”一个感人的片断吗?它可以半实半虚,如《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既可以写出自己真实的认识,又可以写出自己美好的憧憬,十八岁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站在十八岁的门口,令人浮想联翩。它也可以虚写,如《站在大学的门口》、《站在未来的门口》,可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的宏阔认识与深沉思索,从而表现自己的思想能力。
由于半命题作文取材宽泛,开放度大,也因此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让考生“套作”,一般的考生完全可以默写事先准备好的范文,这给教师备考和考生的文风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给评卷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有人指出,半命题作文可能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最自由的作文题了,它比前些年的话题作文更宽泛。可以说,“半命题作文是一个筐,什么话题都可以装”,选材的过度宽泛,就显得开放有余,限制不足了。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作文命题应谨防考生“套作”!
站在车站的门口
湖北考生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地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
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