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农业灌溉机井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襄汾县农业灌溉机井调查报告 接到山西省水利厅晋水农[2006]527号文件关于开展农业灌溉机井普查登记工作的通知后,我们首先统一了思想,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全县范围内所有的灌溉机井进行了详细的、具体的调查。调查情况具体如下: 一、襄汾县基本情况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部,地处北纬35°42′—— 36°02′东经111°04′——111°39′,北与临汾毗邻,南与曲沃、候马、新绛接壤,东与翼城、浮山连接,西邻乡宁。县城西起姑射山,东至塔儿山,平均宽度28.4KM。北至襄陵镇,南至南史威,长度36.4KM,国土面积1034 KM2。 襄汾县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519.5mm,且年际分布极不均匀,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左右,年平均气温12.5℃,主导风向为正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3m/s,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 襄汾县共有13个乡镇,351个行政村,451个自然村,总人口48.6万人,耕地面积85.56万亩,平均人均耕地1.75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2247元。 二、调查成果 本次调查涉及的范围是:全县13个乡镇内所有的农业灌溉机井(包括灌区内的机井)。 襄汾县共有农业灌溉机井1540眼,总进尺167312.1米,其中:200米以上深井69眼,201-200米中井640眼,100米以下(包括100米)浅井831眼;1970年以前成井9眼,1971---1980年成井296眼,1981---1990年成井397眼,1991---2000年成井626眼,2001年至今成井212眼,总体来看成井时间在1971----2000年居多;灌区内有机井260眼,灌区外机井有1280眼。 在襄汾县农业灌溉机井1540眼中有基岩井71 眼,普通井 1469眼。取水层地质岩层有基岩、沙石、卵石、粗砂石、砂石等几种。 襄汾县所有农业灌溉机井 1540 眼,配套水泵1540台,电机功率29429kw, 装机总容量72355KVA,总出水量63870方,有效灌溉面积359196亩,其中土渠灌溉面积163622亩,管灌面积181004亩,渠道防渗面积14020亩,喷灌200亩,微灌50亩,年开机时间1531845小时,年提水总量6462.3013万方,年耗电量3179.9996万度。 襄汾县农业灌溉机井,现在全县平均水价0.42元/方,水价均未被物价部门批复。各个单井执行水价情况为:各个单井根据投资和固定资产经水利部门核算并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的经济情况确定的,各村两议一组通过即可。电价执行的依据是农业灌溉水利电价,但因各地用电紧张程度不同,电价有所调整。分别为: 0.363元/度,0.373元/度,0.424 元/度。 襄汾县农业灌溉机井管理形式根据产权形式分有个人528眼,股份35眼,用水户协会10眼,村集体955眼,其它12眼六种,根据管理者形式分有个人1135眼,股份35眼,用水户协会29眼,村集体329眼,水管站12眼。 三、成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现对我县机井状况进行成果分析; 1、从成井时间与机井水位看 成井时间与机井水位成反比,时间越早机井水位越浅,时间越迟机井水位越深,且机泵配套功率越大,年用水量、年耗电量也逐年增大,并且我县地下水位出现了明显漏斗降落。 2、从投资方面看 在1981---2000年兴建的的机井工程,大都由国家投资兴建,机井工程数量较大,而在2000年至今的机井工程,基本上全是农民自筹兴建的且数量较小 3、从工程效益方面看 根据机井建设时代不同,工程标准不一,技术水平的限制,工程在运行多年后,出现了设备老化,带病运行,能源单耗过大,工作效率低。这样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浇地成本高,群众浇地不积极,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折旧、大修费难以提取,更新资金无法筹措。 4、从管理人员素质看 机井工程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技术性和规范性的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机井工程的效益发挥和使用寿命。我县目前由于设备老化,带病运行,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使得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机井管理人员聘用的都是综合素质不高,仅能操作机泵,但缺乏电学知识和故障排除、工程管理技能。 5、从农民群众节水意识看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在群众中还是根深蒂固的,目前,农民浇地畦长达200米,甚至超过300米,造成不必要的深层渗漏,用水量白白浪费,使亩均用水量过大,浇地成本变大。 6、从水价的批复和执行情况看 农业灌溉机井灌溉水价应由县水利局核定,县物价部门批复后执行。我县曾以襄政办发[1996]94号文件《关于襄汾县农用机井成本水价核定的管理办法》下发各有关单位并要求遵照执行。但由于机井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实际水价与成本水价相差较大,执行水价只能

文档评论(0)

luelan_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