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水平促师风形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简介 师德水平促师风形成 【课程简介】 一、主要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感受小李老师以爱为本,关爱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无怨无悔为山区教育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引发全体学员对师德的内涵、师德高尚的具体表现、师德与师风关系、师风传扬对彰显教育的社会价值等问题的思考,提升从自身做起塑造高尚师德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二、主要内容 本课程通过情景课程、课后深度汇谈,全面展示了支教大学生李文凤老师,选择山区教育,扎根深山,用心用情用智慧做教育的故事。通过 80 后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启示新时期教师端正职业价值观,深刻领会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体味教育的价值和幸福,履行好教师的岗位职责,发挥教育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双重功能。 本课程、特色:本课程突出的改进了师德培训采取说教式的方式,以真实的故事、生活化的场景、代表性的人物,引发培训者的思考,在感动、唤醒、激励的过程中受到生动深刻的教育,对教师培训、校长培训均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师德与师风的关系,师风形成促进专业成长,师德传扬彰显社会价值的思考与认识。 【学习要求】 要求学习者认真品味小李老师每一个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判断,思考小李老师师德高尚的动力源泉。对照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深刻思考师德高尚的表现,个人师德水平对教师整体风气的影响。切实明确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师德的新要求,师德教育的新方式。 情境教学 远山的呼唤,无悔的选择 边红(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高级教师) 第一部分 支教大学生——李文凤 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标兵、骨干班主任,房山区优秀支教大学生李文凤,作为 80 后大学生,做出了不平凡的人生选择。 一、因山而选择 2007 年 5 月,23 岁的李文凤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是留在北京闯荡,还是回家乡湖南发展?作为北京化工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很多就业选择,但是,打工子弟学校校长的故事,渴求知识的孩子,萦绕在她的心头,经过几天的思考,她决定:到深山里的农村小学支教。 这就是蒲洼中心小学,一个地处北京西南边远深山区的全寄宿制小学,距北京市区近 150 公里,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全乡 96 平方公里, 8 个自然村,常住人口不足 3000 人,居住分散,被称为北京的小西藏。 李文凤在这里走上了教育岗位,成为了“小李老师”。她和班里孩子们商量,每周一三为集体室外活动时间,每周二四为集体室内活动时间。动画片、视频成为孩子的最爱。李老师给了山村孩子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玩篮球,第一次用电脑…… 一张床、一张木桌、一个皮箱就是李文凤的全部家当。每月小李老师的生活费不足 200 元,从不买漂亮的衣服和高档的化妆品。回湖南常宁老家,要坐 25 个小时的火车,却从舍不得买卧铺票,没硬座就站着回家,为了让孩子读到更多的书,利用寒暑假回家,要到北京坐车的机会,小李老师到图书大厦为孩子们买回了 4000 多元的新书,建起了班级读书角。 李文凤曾带过一个女孩,她的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残疾,8 岁多才被村干部送到学校。因居住地远离人群,什么都不懂,话也不会说,是小李老师和她沟通交流,对她格外照顾,女孩的脸上有了笑容。突然有一天上课,董素说看黑板的字是模糊的,而且经常出现眼睛流泪的情况。小李老师知道,这个孩子眼睛出现了问题。但是,家里没人带着孩子去看病,于是,在一个周末,自己带孩子去了房山医院,自己掏钱做了检查,治好了董素爱流泪的眼睛,还为她配了合适的眼镜。 李文凤说:“我不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我只想做好自己的事业。” 二、因爱而坚守 1. 悄悄话到“春芽” 山村的夜晚,小李老师照看孩子们睡下,回到宿舍看孩子们的作文、日记、悄悄话。她从 2008 年开始和孩子们写起了“悄悄话”,班里每名学生都有一个写悄悄话的小本子,每天每位孩子都要写一句或几句悄悄话,晚自习结束后离开教室时放在小李老师的桌子上,李文凤同志把学生送回宿舍后,回到教室阅读每个孩子的悄悄话,并逐条进行回复,每天如此。她每天就是用这种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用心与孩子们交流,传递着对孩子们的爱。读到高兴处,他偷偷的笑,写上长长的评语,结尾在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读到悲伤处,她忍不住掉泪,一番鼓励后,在末尾仍是一个可爱的笑脸。与孩子们写悄悄话成了她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也是极其幸福的一件事。 小李老师引导学生写自己最真挚的感情,最真实的感受。母亲节,小李老师让孩子们给母亲写一封信,下雪了,小李老师让他们写春雪。 这些洒满童心与真情的文字,感动了李文凤,她抑制不住这样的想法:为孩子保留一点属于孩子自己的童言童心、童年记忆。每天晚上,孩子们灵动的文字,被小李老师敲进电脑,几个星期过后,第一本班刊《春芽》诞生了! 如今,李老师已经出了 6 期班刊,为了印刷

文档评论(0)

pianbengb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