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交流 通感.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达与交流 通感 郎朗的手缓缓滴落在键盘上,他把一条大河揉出万般离情,让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那旋律是更柔更缠绵更宽阔的声音,让你感到这条大河画轴般在你的眼前铺展开来,伴着迷蒙的雾气,有一条小船颤颤悠悠地摇曳而去,小船上乘坐的人已经看不清了。——刘元举《一条大河》 夜莺的歌声在那时而铅灰,时而艳紫的天空的烘托下像一道灿烂的银光在闪闪辉耀。——罗莎·卢森堡《狱中书简》 声音起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胡适《〈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 小姑娘的歌声真好听。 小姑娘的歌声真甜。 这里除了紫藤萝花的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扑鼻。 这里除了紫藤萝花的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的笼罩着我。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没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化嗅觉为听觉,写出了荷香的清幽、身心的愉悦,营造了宁静、闲适的美妙意境,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此句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句描写了月下的荷塘,作者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 作者在描写“那声音”时,以通感比喻从各种感官来描写,“温柔”是写触觉,“芳醇”是写嗅觉和味觉,“微风拂过琴弦”是写听觉,“落花飘零在水上”是写视觉。本来是诉诸听觉的“那声音”,作者却从触觉“温柔”,嗅觉“芳”,味觉“醇”,听觉“微风拂过琴弦”,视觉“落花飘零在水上”五种感官相互交错起来集中描写,因而使其审美形象显得异常优美和鲜明。 如何灵活地运用通感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写出有文采的文章? 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恰当的修辞(比喻找喻体),调动其它感官的体验,用真情细笔细描,表现出该事物的特点。 巧用通感﹦抓准特点﹢展开想象﹢巧选修辞﹢开放五官 * *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