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献余热的老园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献余热的老园丁 ——万州区甘宁镇小学退休教师杨应江的先进事迹 杨应江老师,男,68岁,1942年出生,1959年6月参加教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2002年11月在甘宁镇第一小学退休,大专毕业。 杨老师退休前,在任教期间,曾被万县县委、政府、万县地区教育局、体委、卫生局评为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授予优秀教师称号,并给予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93年在甘宁丱峰小学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三峡杯》作文赛,有三名学生获得三等奖,杨老师获“育才奖”。99年在甘宁一小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环保小卫士”征文赛,学生张娟获一等奖(全国获一等奖的中学生7名、小学生5名),12月11日,杨老师和学生张娟应邀,赴北京国家环保总局参加了颁奖会。 杨老师不骄不躁,把成绩荣誉当作过去,当作新的起点。他退休后,参加了万州区老年学学区(会员);被甘宁镇聘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甘宁镇天宫社区老协秘书;被甘宁一校聘为校外辅导员。2003至2007年,当选为甘宁镇天宫居委会委员,主管文书、宣传、会计、出纳、计划生育等工作。他服从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工作认真。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经常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退而不休,心系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下一代,表现了一个甘献余热的老园丁的情怀,再次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表彰。 2004年元月,被甘宁镇党委、政府评为2003年度先进居干;2005年被凉风退教分会评为先进退休教师;2006年参加全国第二届感动人生老年人征文赛,参赛征文《我心中的母亲》获一等奖,11月8日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会。2007年7月被甘宁中心校评为先进退休教师。2008年4月,参加万州区教委,教退协主办的“我为和谐教育作贡献”征文赛,参赛征文《我为教育作贡献,甘献余热写春秋》获二等奖。2009年9月,参加由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北京写作学会举办的庆祖国六十华诞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参赛作品《十六字令·祖国好》获一等奖;2009年,参加《创造与共享——首届全国老年文化高峰论坛》,撰写的论文《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天宫社区老年人文体活动经验交流》,获优秀论文提名作者。11月10日——13日,应邀出席了由中国老年学学会,青岛市人民政府在青岛市主办的首届全国老年文化高峰论坛。2007年秋,参加了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今年春,已获得中央电大的大专毕业证书。 学习实践,老有所为。杨老师退休后,仍然不会打麻将,仍然不会“炸金花、斗地主”。他没有放弃学习自修。他自费订阅《中国老年》《晚霞报》《文摘周报》《重庆晨报》等报刊。为了当好校外辅导员,还订过《中国儿童报》。他学习写作,曾多次获奖。他响应重庆市委、万州区委“唱、讲、读、传”的号召,编传的箴言,近10条被上级采用。为甘宁镇参加重庆市第三届农民文艺汇演,编写了演唱词。由于有三峡川剧团的指导、帮助,这次汇演甘宁镇得了二等奖。给《三峡都市报》《中国儿童报》投写稿件,有10多篇被采用登载。年近古稀的杨老师,终于圆了大学梦。 敬重同志,团结和谐。杨老师敬重领导、同志,虚心好学。对在职的老师,退休的老教师,团结和谐,友谊深厚。他虚心向老校长郎宇恭、易忠联、青年教师陈大梅、张籍等学弹电子琴;向程光田老师学书法;向陈德奎校长、李达素老师学习电脑。有时退休教师或青年教师,经济上遇到了困难,他曾经多次借钱相助。老师和亲人的红白喜事(包括在职的),他都热情参加。他自修、习作、需打印材料,青龙完小的陈德奎、付斐然校长,李进、赵万渝主任,张籍、李达素、王会清、张璐、毛大艳、殷海河、李勇等老师,都热情帮助。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是个身心健康、知足常乐的老人。杨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身心健康,乐观开朗。他会走象棋(初级),曾参加凉风区教师运动会,打乒乓球获过第三名。他退休后,当上了居委会干部,组建了甘宁镇第一支有60多人参加的秧歌队,有50多人参加的腰鼓队。他老当益壮、身先士卒,当上了腰鼓队打大鼓的鼓手。他带领的腰鼓队,为庆祝重庆市直辖10周年,在凉风场的表演,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万州电视台,向全国观众进行了播放,多次为甘宁镇的庆典活动进行表演。他还带领腰鼓队到甘宁一小慰问师生,庆祝国际六一儿童节。他还会演唱几段京剧、川戏、黄梅戏的选段。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杨老师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心人。他履行关工委副主任的职责,慷慨解囊,给甘宁中学,甘宁二小,甘宁一小分别赠订《中国中学生》、《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报》。2003年春,杨老师捐款500元,帮助甘宁镇政府为甘宁一小所处的甘宁路安装路灯,同时还把上北京国家环保总局获得的奖品——宣传环保的录像带转赠给了甘宁广电站。他捐款150元为参加甘宁镇庆祝3.8国际妇女节的几十名演员购赠纪念品(毛巾)。2005年,永胜二组有一名贫困难产的妇女,急需送往万州抢

文档评论(0)

shandl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