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六二六医院的变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陇西县六二六医院的变迁 常 学 荣 一、陇西县六二六医院成立的背景 1965年,我国广大农村还没有改变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围绕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建设目标,卫生部门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在城市,为此,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通过身边的保健人员发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后称“6.26指示”。毛泽东认为,当时卫生部的工作只为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这15%主要还是“城市老爷”。广大农民却得不到医疗,他们一无医,二无药。再这样下去,卫生部可改名为“城市老爷卫生部”。医疗卫生工作应该把主要人力、物力放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医疗上。 在“6.26指示”发出不久,刘少奇于1965年7月17日召见卫生部领导谈话,对几位部长到农村蹲点作出了明确交代,要他们到“四清”(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和清财物)过的县去蹲点,要把一个县的卫生工作搞好。7月24日,周恩来总理又召集卫生部部长、副部长谈话,着重研究如何进一步组织城市医务人员下农村和为农村培养医生的问题。他说,大批城市医药卫生人员下到农村办医疗与教育,这样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就加快了。8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位中央领导集体接见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和贺彪、崔义田副部长,采取边听汇报、边问边答、边作指导的方式,研究了关于城市医疗队下乡,培训半农半医和不脱产的卫生员,整顿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科研工作等问题。就在中央领导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卫生部党委于9月3日上报了《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中央于9月21日以中央(65)580号文件批转了这个报告。 在“6.26指示”发出前后,毛泽东身边的医护人员都轮流下放到农村工作了一段时间,送医送药到农民家里。 卫生部党委贯彻“6.26指示”行动迅速,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当年,钱信忠部长、贺彪、崔义田副部长各带一个农村卫生工作队,分赴北京市通县、湖北省麻城县、江苏省句容县蹲点。全国上下迅速掀起城市医疗队下乡支援农村的高潮,到1965年底,全国就有15万城市医务人员下乡为农民服务,到1975年时,全国城市和解放军医务人员有110多万人次下农村巡回医疗,有10多万人在农村安家落户。 “6.26指示”的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巡回医疗的深入开展和合作医疗的推广普及,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 二、陇西县六二六医院的成立 根据毛泽东“6.26指示”精神,全国各大城市都抽调大批医务人员,组织医疗队下乡支援农村。从1967年起,中央派北京医疗队到甘肃开展卫生工作,截至1977年10月,共派出10批4000多人次。 1970年1月,中央派出由原北京市东四儿童医院、北京市东城区中医针灸门诊部、北京市东城区妇产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公用企业职工医院(北兵马司医院)、北京市大佛寺医院、北京市第二联合医院、中央直属机关第六医院等12家医疗卫生单位组成的北京医疗队,乘坐火车来到了陇西县文峰镇。他们来时,托运行李,有的携带家眷,就连医疗设备器械、药品、办公桌椅、箱柜、医用书籍等,也从北京千里迢迢托运过来。这些医务人员中最多的是北京市东四儿童医院的人员,该院是整体搬迁,其中多一半人员派到陇西,另小一半被派到了定西县内官镇。 另外,省地也抽调了20多名人员支援的陇西医疗卫生工作。 北京医疗队来后,县上将他们安排到县青年接待站。由于当时没有大的集中住处,就把他们分散安排到原县文峰饭店、文峰镇、县文峰砖瓦厂、县农机公司、县购销站、县农副公司、文峰地区卫生院、省购销站、陇西酒精厂、陇西铁路车站大公房、省地质勘察队等10余处住宿。 北京医疗队的队员于1970年1月陆续到达陇西,到2月底时已有104人,到5月底时人数最多,总共达到109人(其中武爱民1人已于3月份调回),此后,再没有增加人员。在这109人中,有夫妻13对。当时,工资最低的35元,最高的223.74元。 北京医疗队来到陇西后,县上就以这些人员组建成立了陇西县六二六医院,并成立了陇西县六二六医院革命委员会,由6人组成,主任赵备伦,副主任江汝琨,委员吕书兰、王成善、曹德仁、陈玉枝。医院业务办公地点分别设在文峰镇、文峰地区卫生院和铁路卫生所三个地方。 三、陇西县六二六医院的发展和变迁 医院成立之初,人员住宿和业务办公条件都十分简陋,非常艰难。住宿分散到文峰所在地的10余个单位,有的住集体宿舍,有的全家三四口合住一间。医院业务办公室地点设在文峰镇(今锦隆宾馆)、文峰地区卫生院(今县二院老街家属院)和铁路卫生所3个地方,约有一、二十间土平房。 1970年1月,北京医疗队员的住宿和生活问题陆续安排妥当后,许多队员已将身上的钱花完。医院决定将北京东四儿童医院转来的福利费1100元借给37人(平均每人30元)作生活费。院上订阅

文档评论(0)

zeche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