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赏析 英国//雪莱《西风颂》:浪漫主义代表作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 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 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 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 · 葛朗台》、《高老头》。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 巴尔扎克《高老头》 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统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壑上。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苦果,被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像一只丧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时候没有一个女儿前来照料,没有一个亲友前来吊唁,没有一个亲属前来送葬。他的后事全靠两个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草操办。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会用钱,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彻底断了。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三个吝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上”。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 —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莫里哀喜剧《吝啬鬼》里的阿巴贡 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狄更斯在小说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这里有一条交易法则:‘欺骗他人,因为他们要欺骗你。’这是真正的经商之道。” 查尔斯·狄更斯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行的,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 尔斯泰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 又博大精深的巨著。通过这 个故事托尔斯泰揭示了俄国 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 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 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 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 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 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 真正的社会大爆炸”。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萧伯纳(1856—1950)是英国戏剧家。《苹果车》是萧伯纳后期的重要作品。这是一出政治讽刺剧,以英国的议会制为攻击的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剧中的国王马格纳斯和首相卜罗塔斯相互较量,看谁是英国的真正统治者。剧中还有一个插曲:美国大使宣布美国将同大英帝国重新合并,企图吞并大英帝国。在这个剧本里,萧伯纳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指出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缺陷。在萧伯纳的戏剧作品中,社会问题剧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戏能启发观众去思考问题,他的戏能引人发笑,始终抓住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描写德国血统的天才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奋斗成名的一生。他一半像贝多芬,一半像作者自己,一生追求真善美,不断反抗腐朽没落的艺术和庸俗的社会环境。作者通过克利斯朵夫的奋斗,表现了一代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彷徨、追求、苦闷和幻灭,反映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强者意识。 海明威(1899~1961) 《老人与海》 《丧钟为谁而鸣》 《太阳照常升起》等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爱:咱们干吗不上吊呢? 弗: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爱:等一等,我这儿有裤带。 弗:太短啦。 爱:你可以拉住我的腿。 弗:可是谁来拉住我的腿呢? 爱:不错。 弗:拿出来我看看。 爱:咱们走吧。 弗:咱们不能。 爱:为什么不能? 弗:咱们在等待戈多 贝克特 等待戈多 《等待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