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原核细胞:染色体→ DNA/RNA 细胞核→染色质:DNA 真核细胞 叶绿体:DNA 细胞器 线粒体:DNA 核糖体:40% protein 60% RNA 图 2-1 原核细胞的结构 图 2-2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即染色质/染色体上 染色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纤细网状物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原核生物染色质 DNA or RNA 单链或双链 线性或环状 与DNA 结合蛋白(DNA binding protein: DBP)结合 鸡红细胞核染色质的电镜图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Kornberg(1974): 染色质的念珠模型 (beads on a string) : 染色质的一级结构: 由一系列核小体(nucleosome)通过连接丝(linker)相互连接而成的念珠状的线状物. 核小体直径:10 nm 所含碱基: 200bp, 理论上,双螺旋结构上200bp长度为: 200 x 0.34nm= 68nm; 因此,从DNA双螺旋到核小体,长度上被压缩了近7倍. 核小体: 2(H2A+H2B+H3+H4)形成八聚体 140-160bp DNA 缠绕八聚体 H1+40-60bp DNA 形成连接区 从DNA到染色体示意图 中期染色体(chromosome) 超螺旋管(supersolenoid):三级 螺旋管(solenoid): 二级结构 核小体 DNA 6个 40个 5次折叠 压缩7倍 从DNA到染色体,DNA的长度缩短到1/8000-1/10000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一、形态特征 中期染色体形态 1: 长臂 2: 初缢痕(着丝点) 3: 基部 4: 短臂 5: 次缢痕(核仁形成部位) 6: 随体 7: 端粒 7 7 染色体的形态表现形式(臂比) 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等臂):V 近中着丝点染色体:L 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近似棒状 端着丝点染色体:棒状 颗粒状染色体:颗粒状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 染色体组型(核型 karyotype): ----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对各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编号,研究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核型 二、染色体数目 就一物种,其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水稻(Oryza sativa) 24 花生 (Arachis hypogaea) 40 一粒小麦 (Tmonococcum) 14 马铃薯栽培种 (Solanum tuberosum) 48 二粒小麦 (Tdicoccum) 28 甘薯 (Ipomoea batatas) 90 普通小麦 (Taestivum) 42 甘蔗 (Saccharum officinarum) 80 大麦 (Hordeum sativum) 14 烟草 (Nicotiana tabacum ) 48 玉米 (Zea mays) 20 白菜型油菜( B campestris) 20 高粱 (Sorghum vulgare) 20 芥菜型油菜 (B juncea ) 36 黑麦 (Secale cereale) 14 甘蓝型油菜 (B napus) 38 燕麦 (Avena sativa) 42 亚洲棉 (G arboreum) 26 大豆 (Glycine max) 40 陆地棉 (Ghirsutum) 52 蚕豆 (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