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 上册 第七章 第二节 昼夜与四季 (共18张PPT).pptVIP

华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 上册 第七章 第二节 昼夜与四季 (共1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你感觉地球在动吗?为什么? 2.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讨论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更替 为什么说“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说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自转中心:地轴 (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轴是不动的,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做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做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约24小时(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方向和南北极方向关系?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1.为什么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里会出现白昼和黑夜之分呢? 思考?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绕地轴自转时,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 二、昼夜交替的成因 太阳光 A B C D 北极 夜半球 昼半球 晨线 昏线   晨昏线 指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线: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时 昏线: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时 思考与讨论: 2、当地球自转一周时,白天和黑夜变换了几次? 问题1:如果地球没有自转,会有什么变化? 问题2:一昼夜(一天)里,地球上每一个地 方白昼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吗?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1、北半球温带地区,一日是怎样定义的? 2、一日等于几小时? 3、我国古代有哪些计时仪器? 4、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三、计时 1、地球大致自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定义为一日。 2、一日=24小时。 3、我国古代有日晷和漏刻等计时工具。 古代计时仪器 日晷:利用一根标杆投出的日影的方向和长度来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由一根晷针和刻有时刻线的晷面组成 漏刻:是古代的一 种等时性计时系统,“漏”是指利用滴水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刻”是日以下的时间单位,古人将一昼夜分成100刻。 古代的天文学家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计算出圆周率的,祖冲之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编制《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郭守敬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工程。   郭守敬和其他人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张遂(僧一行,公元673――727年),唐朝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    张遂提出恒星在运动,和南宫说等人一起用标竿测量日影,推算出太阳位置与节气的关系。张遂设计制造了“复矩图”的天文学仪器,用于测量全国各地北极的高度。他用实地测量计算得出的数据,推翻了“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不准确结论,算出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 张遂修订的《大衍历》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且地球不发光,是个不透明球体,也是昼夜交替原因之一。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从地球上看,天体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的(或东升西落)。 3、地球自转一周定义为一日,一日=24小时。 4、我国古代有日晷、漏刻等计时工具。 5、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 根据图4-3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 处在深夜的是 , 处在中午的是 。 A B C D 北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cb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