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语文课内容:2016届名校高三开学联考评讲.docVIP

2015年10月14日语文课内容:2016届名校高三开学联考评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10月14日语文课内容:2016届名校高三开学联考评讲 龙 猫 2015年10月13日 一、现代文阅读(王灵翰8、邱书中16) 唐诗与音乐 牧 石 器乐的表现力又超过声乐,器乐是人造的歌喉,是人嗓的延伸与丰富。它呈现出来的魅力在唐代诗人描写音乐的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唐代,真是一个音乐得到高度发展的时代,仅乐器的繁多说实前无古人,粗略地统计一下,就有瑟、钟、鼓、筚篥、方响、角、管、笛、笳、琵琶、筝、箜篌等,它们虽各有特色,但万变不离其中的都是因“心动”而“体动”,都是为了充分表现演奏者感情。 这在唐代诗人作品中均有着出色的表现。如牛殳的《方响》,听者就仿佛置身于“暴风飘雨”之中。诗人运用比喻从不同侧面逐一详加描绘:旋涡急流中蛟龙的鸣叫(“铿铿铛档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比喻乐声洪亮;高楼上金壶的漏滴(“高楼漏滴金壶水,碎雹打着山寺钟”)比喻乐声的舒缓、细碎;公卿入朝的环佩声(“又似公卿入朝去,环佩鸣玉长街路。”)比喻乐声的清脆;推倒珊瑚树(“石崇推倒珊瑚树。”)比喻入破时乐声响成一片。诗中的由听觉转化为视觉的感受就是钱钟书所说的“通感”,它是心理学所说的联觉。它是一种感觉移借,最常见的是视听联觉,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视觉形象。 …… 牧石,原名石霜舫,历史文化学者,自由作家。湖北省天门市人。多年来勤奋笔耕,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大量独树一帜的文章。有中篇小说多部,论文60余万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发迹史翻译:陈卓睿8、郑素其16 王越,濬【jùn,浚的异体字】人,长身【个子高】,多力【有很多力气】善射【善于骑马射箭】。登景泰二年进士。廷试日,旋风起,扬【吹起】其卷去,更给卷,乃毕事【考试完成】。授御史,出按【出京巡察】陕西。闻父讣【讣告,去世的消息】,不俟【等到】代辄【就,便】归,为都御史所劾。(明代宗朱祁钰)帝特原之。(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初,起掌【起用他长官】诸道章奏,超拜【越级提拔】山东按察使。李贤荐越,召见。越伟服【长衣服】短袂【mèi,qié)加思兰留妻子老弱【老弱妇孺】于红盐池,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诸州县。越策【估计】寇尽【全部】锐【精锐部队】(部署于)西,不备东偏【在东边一侧无防备】,乃率延绥总兵官许宁、游击将军周玉各将五千骑为左右哨,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两昼夜行八百里。将至,暴风起,尘翳【遮蔽】目。一老卒前曰:“天赞【赞助,帮助】我也。去【进攻】而风【作动词,刮风】,使敌不觉。还军【军队回来】,遇归寇,处下风。乘风击之,蔑【无,没有】不胜矣。”越遽【立即】下马拜之,擢为千户(统领)。大破之。擒斩三百五十,获驼马器械无算【不可计数,无数】,焚其庐帐而还。及满都鲁等饱掠【掠夺够了】归,则妻子畜产已荡尽,相顾痛哭。自是远徙北去,不敢复居河套,西陲【西部边陲】息肩【休养生息】者数年。论功,加太子少保,增俸一秩【增加俸禄一级】。越方自以功大赏薄,遂怏怏【怏怏不乐】,称疾还朝。明年……兵部尚书项忠罢,越当迁,而朝命予【将(兵部尚书)授予】陕西巡抚余子俊。越弥【更加】不平【心中感到不平衡】,请解【解除……职务】营务,(皇帝)优诏【褒奖赞美】(而)不许【准许其辞职】。子俊亦言越赏不酬功【不足以酬谢战功】,乃进兵部尚书,仍掌院事。 别传翻译:陈卓睿8、郑素其16 弘治十年冬寇犯甘肃。廷议复设总制官,先后会举七人,不称旨。吏部尚书屠滽以越名上,乃诏起原官,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越以寇巢【隐身】贺兰山后,数扰边,乃分兵三路进剿。斩四十三级,获马驼百余。加少保,兼太子太傅。会【恰逢】李广得罪【古今异义词,获罪】死,言官连章劾广党【同党,同伙】,皆及【牵涉,涉及】越。越闻忧恨,其冬卒于甘州。赠太傅,谥襄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感遇三十八首(其三十四) 陈子昂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鉴赏】 此诗作于神功元年秋。当时,诗人从军东征契丹,见危请缨,反遭武攸宜的猜忌和排挤,这首诗正是诗人遭受沉重打击后感愤而作。诗中记录了一位长期戍守边塞的老战士的自白。他的一生可谓经历丰富,倍受挫折。少年时豪侠放旷,崇尚义气;从军边塞后,以国事为重,奋勇战斗,却长期遭受压抑。诗人在这位战士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来表现自己壮志未酬的“兴寄”,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予以讽谕。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诗的开头两句,以苍劲古朴的笔触勾勒时、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深秋时的渤海要塞,凛冽的北风吹刮着浩瀚大海岸边的树木,呈现出一片凋零、萧瑟的景象。背景画面苍凉,但气势飞动,“海树”以“海”迭加于“树”,就使得这个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