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钻孔质量的现场控制与检查验收6、钻孔质量的现场控制与检查验收.doc

6、钻孔质量的现场控制与检查验收6、钻孔质量的现场控制与检查验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钻孔质量的现场控制与检查验收 读者对象:地质、探矿技术人员 完稿时间:2008年9月 提示: 近年来,在机械岩心钻探工程施工管理中,发现一些严重程度不同的钻孔质量问题。从暴露出来的问题看,钻孔的质量矛盾,大量反映在现场对钻孔质量的控制上。一是,负责钻孔质量的地质人员,对施工机台人为因素或技术素质差造成的钻孔质量问题,缺乏预防、监控措施;二是,地质编录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另外,对钻孔质量验收的依据和验收语言,缺乏了解,难免出现验收语言一个矿区一个样。现将本文提供给与钻孔质量有关的地质与探矿技术人员,期望从中了解在现场进行钻孔质量控制的程序与方法,钻孔质量验收的依据与语言。 正文: 近年来,在机械岩心钻探工程施工管理中,发现一些严重程度不同的钻孔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地质资料和地质成果。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的已引起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管理与技术措施,如:在《合同》条款中增加了“对钻孔质量的补充要求”,钻孔结算时将“完全满足地质要求的钻孔”(煤田钻孔为特、甲级孔),按100﹪结算;将“部分满足地质要求的钻孔”(煤田钻孔为乙级孔),按95﹪结算(即扣5﹪的工程款)。同时,往年百瑞公司所印发的《岩心钻探工程技术指导材料》中,如:《钻孔测斜与测斜数据的鉴别》、《钻孔质量验收与工程评价方法》,均是针对钻孔质量的。希望对钻孔质量引起重视,并有所提高。 但是,从暴露出来的问题看,钻孔的质量矛盾,大量反映在现场对钻孔质量的控制上。一是,对于施工机台人为因素或技术素质差造成的钻孔质量问题,缺乏预防、监控措施;二是,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编录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因此,出现诸多钻孔质量问题。另外,对钻孔质量验收的依据和验收语言,缺乏了解,难免出现验收语言一个矿区一个样。现将本文提供给与钻孔质量有关的地质与探矿技术人员,期望从中了解在现场进行质量控制的程序与方法,钻孔质量检查验收的依据与语言。 一.钻孔质量的现状 2007年地质调查一队管理的矿区共13个,其中:跨年度施工的矿区7个,设计钻孔26个;本年度施工的矿区6个,设计钻孔53个。合计,共设计钻孔79个。至年底完工钻孔62个,验收钻孔54个,优质孔(即:完全满足地质要求的钻孔;煤田钻孔为特、甲级孔)仅37个,占69﹪;剩余的17个钻孔均为“部分满足地质要求的钻孔”(煤田钻孔为乙级孔)。优质孔率偏低,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的钻孔较多。 值得引起重视是,所谓“优质孔”,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问题。如:钻孔弯曲度测量,不少“优质孔”测斜数据不正常,不符合钻孔的自然弯曲规律。几乎对所有的钻孔均不抽检,终孔后不复测。有些施工单位所提供的钻孔岩矿心采取率、测斜资料、校正孔深资料等,经不起检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岩矿心采取率与岩矿心整理: A.回次岩矿心不按顺序摆放; B.将破碎岩矿心有意拉长,凑够80﹪的采取率; C.进入含矿破碎带,不限制回次进尺(要求回次进尺不得超过0.6米,以减少磨损,提高采取率,实际可能一个回次钻进1.5~2.0米); D.岩心隔牌不按要求填写,填写不及时; E.从岩心管敲出岩矿心时,一敲一堆(应边敲边后退,岩矿心自然由下至上在地面排列),清洗不干净即放入岩心箱; F.回次进尺人为地取整数,末位全是零(即:1.50米、1.60米……,而不是1.53米、1.68米……。) G.班报表不记录残留岩心; H.弄虚作假,将山坡上的碎石充当岩矿心,放入岩心箱;或把已报废钻孔的岩矿心拿来,放入岩心箱; J.破碎岩矿心取不上来,不去专门捞取,而是扫孔后钻进; K.岩心箱破旧,材质差,不坚固,红漆编号不及时; L.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发现岩矿心采取率不足,有所迁就。 (2)钻孔弯曲度测量: A.每次测斜,孔内只下一个仪器,不能实现仪器之间的相互对比与监测,仪器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 B.测斜仪长期无人校正,仪器本身的灵活性、可靠性如何? C.多个钻孔所测得的孔斜资料表明,顶角和方位角不符合钻孔的自然弯曲规律。 D.每年多个矿区、数十个钻孔,测斜资料表明,没有一个超差钻孔,很不正常。 E.设计的斜孔,多个钻孔测得的方位角和设计方位角完全一致,甚至全孔方位角一度不差,明显是假资料。 F.多个斜孔,在测斜资料中,实测方位角与设计方位角的偏离不超过 5°(实测方位角与钻孔实际方位角在±5°范围内,属于正常),顶角没有一个超差。一是,不符合钻孔的自然弯曲规律;二是,其中必定有假资料。 G.乱填测斜资料:顶角为0°时,填有方位角;倾角90°,填有方位角;全孔或多个测点一个方位角;顶角不大于1°,可不提供方位角,也填有方位角…… H.有的钻机没有测斜仪,是否借测斜仪测斜,说不清;有测斜仪的钻机,是否测斜也说不清。 J.几乎所有钻孔,对测斜资料无人抽检、无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taos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