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的内容 一是画墓主人升仙的图象,或是墓主人生前经历过的战争场面; 二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和他所拥有的财富; 三是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祥瑞物等也是壁画中所不可少的。 墓室壁画——娄睿墓壁画 中国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壁画共71幅,无榜题,总面积200.55平方米。内容分为:①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四壁下层,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②甬道、墓门及墓室中、 上栏,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 娄睿墓壁画--出行与归来 娄睿墓壁画--出行与归来 墓室壁画——《徐显秀墓壁画》 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壁画,是目前已知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北朝壁画墓。 该墓墓道两侧、甬道及墓室内有保存完好的庞大壁画群,总面积约330平方米。 墓葬壁画彩绘了各类人物、马匹、牛车、神兽,各色仪仗、兵器、乐器、生活饰物和诸多装饰图案。画面线条流畅,神态形象逼真,人物大小与现实相当,栩栩如生,色彩艳丽辉煌,是中国美术史上北齐绘画的精品。 徐显秀墓壁画生动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丰富豪华的生活场景,准确地反映了各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北齐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难得的视觉形象史资料,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解析空间 。 木板漆绘——司马金龙墓漆屏风 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西南。墓主人司马金龙原为晋皇族后裔。墓葬规模较大,除出土大批陶俑、石雕柱础、石棺床及生活器具外,尤以制作精美的木板漆画著名,被视作珍贵的古代绘画实物。 漆屏风画的出土,弥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画法上与传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酷似,亦与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之间有着承继关系。此外漆画上的题榜,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中的魏书发展面貌,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 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漆屏画现存5幅较完整,每幅约长80厘米,宽20厘米,两面绘制分上下4层。漆屏风主色调为红色,上有彩绘,用黄、白、青、绿、橙等颜色绘有很多历史人物故事,比如帝王将相、烈女孝子等等,屏风的工艺制作采用榫铆联结,继承战国、汉代漆画传统的技法,设色富丽、边框装饰精巧。人物描绘运用铁线描法,兼施浓淡色彩渲染,形象生动逼真,并有纵深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构图上重在突出主题,中心人物大于陪衬人物。画风古朴,富有装饰性。 拼镶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拼镶砖画是一种从画像砖演变而来的、有江南地域特色的艺术品种。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簏发掘的一座巨幅拼镶砖画。两壁对称,各绘出四个人物,各有榜题姓名,每两像之间用树木分隔,一侧为嵇康、阮籍、山涛和王戎,另一侧为阮咸、刘伶、向秀及荣启期。他们纵酒放达、超然洒脱的生活,是当时弥漫于社会的“清谈玄学”之风和新的人生观的形象反映。 拼镶砖画由于尺幅巨大,用多砖拼成,按事先勾勒的粉本,分割安排,制成多块印模,再印到砖上。砖画上人物形象与顾恺之的几件传世作品相当接近,线条虽然比卷轴画笨拙,但也能体现出“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风韵,甚至树的造型也与《洛神赋图》中的同类树种如出一辙。 拼镶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佛教建筑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节 佛教建筑 5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在东汉初就已传入中国,至南北朝时统治阶级予以大力提倡,兴建了大量的寺院、佛塔和石窟。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所,僧尼10万多人。十六国时期,后赵明帝石勒大崇佛教,兴立寺塔。北魏统治者更是不遗余力地崇佛,建都平城(今大同)时,就大兴佛寺,开凿云岗石窟。迁都洛阳后,又在洛阳伊阙开凿龙门石窟 。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自印度传入佛教后,开凿石窟的风气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最早是在新疆,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创于公元366年。以后各地石窟相继出现,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这些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佛像都由皇室或贵族、官僚出资修建,窟外还往往建有木建筑加以保护。石窟中所保存下来的历代雕刻与绘画是我国宝贵的古代艺术珍品,其壁画、雕刻、前廊和窟檐等方面所表现的建筑形象,是我们研究南北朝时期建筑的重要资料。 一· 佛塔 塔,亦称窣堵坡 原是印度的一种纪念 性坟墓的通称,为梵文Stūpa的音译,原义为 “高显处”或“高坟”。 它的造型: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尤其在造楼中,积累了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ppt VIP
- 盆底康复治疗ppt课件.pptx VIP
- 图形创意(第二版)林家阳 高教 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3年传媒项目综合评估报告.docx
- GB50487-2008 (2022年版)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VIP
- 2024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docx VIP
- 儿童偏头痛的特点与治疗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沪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沪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浙江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