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1340602405陈仕博.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氏体转变动力学的认识学号:1340602405姓名:陈仕博班级:金属材料热处理1班马氏体的三个重要阶段:等温形成降温形成爆发式转变前面我们已经说道马氏体可以通过降温形成,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马氏体通过降温形成,那么影响残余奥氏体数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马氏体 图片对于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根据我们教材加以总结,我们可以归纳为:最主要的因素是钢中的Ni等奥氏体形成元素含量,若其含量较多则奥氏体稳定性增强,越容易产生残奥,增大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了奥氏体纯不锈钢同一种钢则要看固溶时间,固溶温度及淬火速度,固溶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系统越稳定,局部偏聚现象越不明显,残奥越少,淬火过快如真空气淬有时候也会产生残奥对付残奥最好的方法使深冷,或采用多次回火主要参考教材添加文本接下来我们继续进一步的探讨:点击添加文本马氏体的爆发式转变(自触发形核,瞬时长大)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马氏体转变原理:等温形成等温形成爆发式转变表面马氏体马氏体的等温形成(1)宏观形状效应。不但有体积变化,而且有形状变化。如图2所示,在母相的自由表(平)面上,转变成马氏体的那块面积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并仍保持为平面。由此带动邻近的母相呈山峰状凸起(另一侧下凹),原始态表面的直线刻痕转入新相后仍为直线,在界面处不断开,保持连续。(2)非扩散。生成相与母相成分相同,以共格或半共格界面为生长相界面,故不存在相界面迁移的热激活机制。形核率和长大速度皆与扩散型转变的热动力学处理结果显著不符。(3)惯习现象。生成相的片、板的空间取向不是任意的,而是平行于母相的某个晶面(称为惯习面)。作为母相的一个原子面,惯习面在相变过程中既不畸变,也不转动,是不变平面。图3是对图2的局部作进一步标注,a’b’曲面发生转动,面积也有变化;但AB线段长度不变,方向也不变。作为母相的一个原子面,ABcD在相变过程中既无畸变,又不转动,连位置都没有变化(称中脊面)。a’b’c’d’和abcd两面仅有平移,无畸变及转动。惯习面是母相中与ABCD同族的晶面,马氏体片只能在这族晶面的空间方位产生。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4)不变平面应变。根据上述诸特征,如平面在相变后仍为平面、非扩散、共格性,尤其具有不变平面(惯习面),判定马氏体转变是以不变平面应变的方式(而不是界面原子热激活跃迁的方式)进行晶格类型的改组。(5)严格的晶体学关系。这是新相生长时迁移界面与母相共格的必然结果。铁碳合金的面心立方(7)一体心正方(a’)马氏体转变,为著名的K—S 马氏体转变时的不变平面,即(111)y∥(011)a,[101]y∥[111]a(6)伴生特定的晶体缺陷亚结构。马氏体中亚结构有位错、孪晶和层错三类。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马氏体的惯习面显微组织如图: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由刚刚的图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马氏体的惯习面{2,5,9},有明显的中脊,显微组织呈“Z”型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我们接下来一起研究一下奥氏体的稳定化,请大家擦亮双眼拭目以待,争取中国的材料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中国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材料强国,人才强国点击添加文本相信同学们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探索,那么我们来归纳总结一下: 其实,所谓奥氏体的稳定化是指奥氏体再外界因素的作用瞎,由于内部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而使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呈现迟滞的现象谢谢观赏祝大家学习愉快!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