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 第27课《短文两篇》
Ⅰ. 基础知识应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日欲颓(tuī) B沉鳞竞跃(jìng) C藻荇交横(xìng) D何处无松柏(bǎi)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全,都) 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指鱼)
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
3、翻译下列语句。
⑴实是欲界之仙都——————————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自康乐以来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A B
自三峡七百里中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D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念无与为乐者
5、填空
⑴《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
⑵《记承天寺夜游》是——代诗人——的作品,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
6、按课文原句填空。
⑴两岸石壁,————。 ⑵晓雾将歇,———;————,沉鳞竞跃。
⑶《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名句是————————————-。
7、与课文原句一致的一项是( )
A怀民亦未寝,相于步于中廷。 B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
C实是欲界之仙都。 D 清,,,,翠竹,四时具备。
8、古诗词中写“山、水”的名句很多,请写出任意两句。
⑴————————-。⑵————————。
Ⅱ. 课内精段赏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⑴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在《三峡》一文中,作者也用四字句分别描写了山、水的特点:————,——————,与本文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有异曲同工之妙。
3、文中哪几句话描写了色彩缤纷、绚烂辉煌的图景?————————————-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⑴本文是谢中书给陶弘景写的一封书信。()
⑵文章以感慨开端,又以感慨收束,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也表达了希望与古往今来的,,,,泉高士相比肩的心意。()
⑶文章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之感。()
5、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明划分理由。——————————————————————————————————————————————————————————————————————————————————
6、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拓展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注意展开联想与想像,70字左右。————————————————————————————————————————————————————————————————————————————————————————————-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⑵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⑶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⑷_________。⑸何夜无月?⑹何处无竹柏?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补出文中横线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的描写,流露出作者遭贬后____________的心理。
给本文划分层次 。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
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
⑸⑹⑺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⑵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_
写出本册外描写“月”的古诗词。(至少两句)
⑴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
Ⅲ. 拓展阅读
与朱元思书①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rcwl-9610低成本分体开放式超声波测距芯片.pdf VIP
- (高清版)DB33∕T 2110.5-2018 实验动物 长爪沙鼠 第5部分:配合饲料营养成分.pdf VIP
- 大学物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docx VIP
-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内审表(2011).docx VIP
- 价值流分析.ppt.ppt VIP
-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夺冠系列).docx VIP
- 一种SGH换热器以及垃圾发电系统.pdf VIP
- 考研英语-常用词组大全4249个.pdf VIP
- 2025年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