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篇 庾信——个人生平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在今河南)人。其父庾肩吾是梁代著名宫廷诗人。庾信早年很受梁朝皇室信任,与徐陵俱为东宫官属,并称“徐庾”,是当时盛行的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侯景之乱时,他任建康令,兵败逃往江陵。梁元帝江陵即位后,派他出使西魏。出使期间,梁元帝为西魏所灭,庾信被迫羁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尽管位居高官,心情非常痛苦,最终老死北方。 庾信人生概括 以出使西魏并从此留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即513-555):在南朝度过,正逢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角色是宫廷文学侍臣 后期(即555-581):出使西魏却不得返,历仕西魏和北周,先后官嫖妓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庾信 之 诗文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 形成原因:在其19-36岁时在东宫任职,在其位则谋其政,作为宫廷文学侍臣,其作主要是要以附和君王的心情,适应宫廷趣味,题材基本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 2.打破陈规,争奇斗巧,开启唐诗、律赋的发展的道路。 形成原因:由于萧纲等人力主新变,而庾信作为其手下官员自然要附和。 3.除了在形式上有美感,在内容上也得到美感认可。 形成原因:作为宫殿内的官员,生活自然富裕,也见多识广且接触到的基本是较好的方面。 作品 《春赋》、《七夕赋》、《灯赋》、《对烛赋》、《镜赋》、《鸳鸯赋》、《荡子赋》 、《燕歌行》、《乌夜啼》、《和咏舞》、《奉和初秋》、《舞媚娘》、《杨柳歌 》、 《奉和山池》… … 《奉和山池》 乐宫多遐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 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 云归带雨馀。 简析  此诗为庾信在南朝梁担任文德省学士、作为皇太子萧纲侍从时,和萧纲的《山池》诗之作,主要写游赏皇家池苑的场面和所见之景色。 前六句写游幸场面,对句工稳而力避富丽;后六句写山池景色,笔致精巧而清新入微。虽是和作,却并未落入一般宫廷应制诗华贵刻板的俗套。 押韵:舆、渠、疏、鱼、馀,押“v”的韵 庾信 之 诗文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切的情感。 形成原因:遭逢亡国之变,经历沧桑,对故国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更成熟。 形成原因:经历过南北文学的熏陶,既有齐梁文学的声律对偶,又接受了北朝文学的劲健之风。 3.内容大多是伤感时变,忧嗟身世和对韶华已逝的失志之恸。 形成原因:独特悲惨的人生经历 作品 《望渭水》、《拟咏怀》二十七首、 《同卢记室从军》、《伏闻游猎》 、《寄王琳》 、《重别周尚书》 、《山斋》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小园赋》、《竹杖赋》、《邛竹杖赋》、《枯树赋》、《伤心赋》、《象戏赋》、《哀江南赋》 《拟咏怀》(十八)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简析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一、二句写“愁”之产生,起笔不凡,耐人寻味:自己一生之中都在追求着、梦想着获得食邑万户的显赫爵位,夜半时分,却忽然愁从中来。外在功业(“侯”)与内心情感(“愁”)并置,表面看来,似乎令他忧愁的原因是诗歌中通常慨叹的怀才不遇、功业无成。事实并非如此,诗人的慨叹也远非如此简单。庾信在西魏和北周先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望通显”(《周书?庾信传》),他的忧愁,不是仕宦不达的失意之悲,而是不能为故国建功立业的失志之恸。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三、四句描写诗人“愁”中的所为所止:抚琴消忧,琴声弥漫室内;举目观望,书卷堆满案头。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人格象征,君子常御,不离其身。在生命价值虚无的境遇之中,孤高的琴与寂寞的书,成为诗人生命的依据。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五、六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重点却在“虽言”、“定自”两个虚词: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中自适其志的庄周。这是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 七至十句写景,景物无不含“愁”:“残月”细瘦孤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