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快都市,慢生活
弘一法师曾说人生可分为三个楼层。住在第一层的人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探索如何达到丰衣足食、孝子慈孙,这种人占多数。第二层即学术文艺层面,超越第一层的人会把精力献给文艺、献给思想。人生的第三层是灵魂生活,达到这一层的人认为仅满足物质欲与精神欲是远不够的,他们有更浩远的目标——探求人生的究竟。 “快生活”的人通常可以登上人生的第一层,“慢生活”的人却能更接近于第二层、第三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慢生活”心向往之。 “慢生活”的理念自提出后,一直为全球广泛推崇,并细化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比如,慢写、慢爱、慢阅读、慢运动、慢呼吸…… “慢生活”不是刻意放慢生活节奏,不是抛弃物质满足精神自恋。“慢”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调节自我的能力。 慢下来,并不是傻坐太阳下,空晒发呆。慢下来,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才能完成的绝美状态。 慢下来,要靠心智和阅历的修炼,慢下来,是都市快节奏下的另一种韬光养晦。 “慢”的记忆 ——散漫而有质量的生活看似很难,其实只要把物欲稀释些就可以了 很多年以前一个闷热的上午,刚放完暑假,回学校上课遇到眯眯眼板刷头,一脸满足又带点骄傲的神气对我说: “葛君,我暑假去了中国哦。” “啊,去哪里啦,去了多久?”我有些眼热地问,这个暑假我一直在打工,哪里都没去。 “云南,西双版纳,一个月。”板刷头留恋万分地回答。 “还去了其他地方吗?” “没有,一个月都在版纳,其他哪里都没去。” “一个月就呆在一个地方?都玩些什么了?”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出门旅行大家都希望去的地方多多益善。 “什么都没玩,每天早上起来去看瀑布,在那里发呆一天,晚上回酒店睡觉。” “有没有吃什么好吃的东西?”这么无聊的旅行,我还是生平第一次听到,于是切到另一个有趣点的话题。 “每天吃炒饭呢,炒饭好吃得很,和日本的一样好吃。”板刷头舔舔嘴一脸憨笑。 “一个月都吃炒饭?!……”我望着他的眯眯眼,一下子找不到话头。 在那个闷热的上午之后,又过了无数个同样闷热的上午,我的人生轨迹从东京划到神户,又从神户划到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一路景色斑斓,异彩纷呈,板刷头的名字已经忘记了,但那双眯眯眼总是忘不了,更忘不了他那一个月无所事事的旅行。每当穿行于纽约上州的山间公路,或裹身曼哈顿的滚滚车流,板刷头的眯眯眼时不时在脑海一闪而过,他那乏善可陈的旅行,却于我越来越有吸引力。 当下的社会运作机制,就是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变成巨大复杂机器的一个个齿轮,在身不由己,周而复始,无一刻停顿的飞速运转中,消磨青春,消磨激情,消磨灵性,消磨自我,直到有一天齿牙磨掉被新的齿轮代替。 对这样的生活越来越厌倦,身心一天比一天疲乏,蓦然回首,竟然里里外外伤痕累累,几番挣扎,决心不再作齿轮,过自主自在的朴素生活,虽然不作齿轮要付出代价,冒不可预知的风险,但无论代价还是风险都比作一个齿轮更让我快乐。我重新构建了自己的生活,不再被繁忙的工作追赶得喘不过气,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旅行,学古琴,睡懒觉,写大字,或什么都不做听管平湖的流水发呆。 这样散漫而有质量的生活看似很难,其实只要把物欲稀释些就可,古人说无欲则刚,人一刚浩然之气生,浩然之气生生命即丰满,生命丰满生活自然自在惬意。 很多时候,在很长的时间里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就像当初听闻板刷头的版纳之旅时,心底泛起的那些不屑和不解,但生命对真正需要的东西一旦遭遇就不会遗忘,今天板刷头的名字已经彻底忘记了,但那个闷热的上午,乏善可陈的旅行,吃了一个月的炒饭始终忘不了。 你敢慢下来吗? ——只有懂得慢下来的人,才会快得彻底 一本名为《慢生活》的养生书去年年末登上了各大书榜。在书中每个章节后,都有段“洪昭光‘慢’谈”。我粗略地翻过一遍,里面所描述的慢生活确有极强的说服力。而读后真正“敢于”付诸于实践的,除了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就剩不谙世事的孩童了。而又有多少人敢真正地并主动地慢下来呢? 你敢慢下来吗?我相信,当问出这个问题时,被问者十之八九会摇头说不。而在这百分之八九十的人群里又有为之众多的人是被动变快,被动地“不敢慢”。 在当下,慢下来,就等于是与不勤奋、不作为、不上进以及懈怠等等消极状态划上等号。而在压力如此之大的社会环境下,谁也不敢轻易地背负这样一个骂名。只能似陀螺般,不停地旋转,生怕没了加速度,人生前途也就停止。 那么,什么是“慢”?“慢”下来的后果如何? 翻开字典可以清楚看到,“慢”在字典中的解释,最上限也只能够算中性定义,自始至终与褒义擦边而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