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1970),第三代罗素伯爵,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为未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罗素年表 1872年5月,罗素生于英国曼摩兹郡的特雷克一个英国辉格党贵族的家庭。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讲逻辑和数学原理。大学前三年,他专攻数学,获数学荣誉学位考试的第七名。第四年转攻哲学,获伦理科学(当时的哲学)荣誉考试第一名。 毕业后曾游学德国学经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回国后,在伦敦大学政治和经济学院任讲师。 1895年曾两次访问德国,研究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同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交谈过。 罗素年表 1903年发表《数学原理》一书,并以论文《几何学基础》获三一学院研究员职位。 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10年任剑桥大学讲师。 1914年又任该校三一学院研究员。同年加入工党。 1916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他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 1920年来华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讲稿:《罗素五大讲演》曾在中国出版。罗素回国后写了《中国的问题》一书,书中讨论了中国将在20世纪历史中发挥的作用。 罗素年表 1927年,罗素和夫人布拉克创办一所私立学校,名为前希尔学校,实验他的教育理论,是当时英国的进步学校之一。 1935年离婚,布拉克独自办学到1939年。 1948年11月20日,在对威斯敏斯特学校学生的一篇演说中,罗素令人震惊地指出,美国应该先发制人,用核武器彻底摧毁苏联,因为这样的后果要比苏联研制出核武器后爆发核战争好得多。但是之后罗素改变了看法,认为核武器裁军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并从此致力于核裁军运动。 1949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荣誉研究员。其间,他多次去美国讲学、访问和演讲。 罗素年表 1954年4月,针对氢弹爆破成功,罗素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除了爱因斯坦在临终前签字外,约里奥·居里、汤川秀树和李诺·鲍林等多位科学家都在宣言上签字。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婚姻与道德》)。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参与一个核裁军的游行后被拘禁了7天。他反对越南战争,和萨特一起于1967年5月成立了一个民间法庭(后被称为“罗素法庭”),揭露美国的战争罪行。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1966年他与萨特等人组织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1968年发表声明抗议苏联入侵捷克。 1970年抗议以色列发动中东战争。 1970年2月2日卒于梅里奥尼斯郡彭林德拉耶斯。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有疑惑的或印象深刻的句子。 思考罗素为何而生,具体内涵是什么? 渴望爱情 带来狂喜 摆脱孤寂 见到天堂 的缩影 追求知识 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 同情苦难 饥饿中的孩子 被剥削被折磨者 孤苦无依的老人 全球性的孤独 贫困和痛苦 这几种追求的内在联系是: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罗素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 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 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 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可以把学习过程中的感触写下来。 * *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活着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我为什么而活? 追求美好的生活 —— —— 掌握改造世界的方法 —— 渴望拯救人类的苦难 渴望爱情: 他的一生有过四次婚姻。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 追求知识: 他一生追求知识。出生不久父母去世,童年非常孤独。书本与数学将他从孤独与绝望中拯救出来。他迷上了数学。 11岁开始从哥哥那里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