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初期的中共长江局
长江局是延安的中共中央的一个派出机构,主要负责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特别是领导新四军抗战和代表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进行交涉和合作。长江局的办公地址设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
长江局的前身是长江沿岸委员会,在1937年洛川会议期间就敲定成立了,时间是8月23日,周恩来任书记,委员有博古、叶剑英、董必武和林伯渠。后因周恩来去太原负责对阎锡山统战,长江流域的工作实际由博古负责。新四军最初的设想也是博古和叶剑英搞出来的。12月13日,南京失守,中国政治中心迁到武汉。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十二月会议”,欢迎王明、陈云、康生这三个政治局委员的到来,刚刚在洛川会议取得军委主席也就是党内实权的毛泽东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作为平衡毛、王两大势力的中间人物,张闻天继续担任总书记,留守延安,毛泽东和王明则分别负责军事和统一战线。王明离开延安,坐镇武汉长江局指挥,实际扮演了中共外长和形象代言人的角色,周恩来则负责执行王明的路线。这个“十二月会议”决定正式设立长江局。
最初长江局是两块牌子。一个是长江局,成员有周恩来、博古、项英和董必武,任务是指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还有一个中央代表团,也驻武汉,成员有王明、周恩来、博古、叶剑英,任务是和国民党交涉谈判。此外还设立了东南分局,受延安的中央和武汉的长江局双重领导,成员有项英、陈毅、方方和涂振农,负责新四军的组建和东南地区党的工作。
12月23日,中共中央代表团和长江局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这是长江局正式成立的标志。两个组织合并,对外称中共代表团,对内称长江局。由于周恩来本人的让贤,王明担任书记,周为副书记,委员有项英、博古、叶剑英、董必武和林伯渠(林在西安八办)。这次会议自行决定了书记和副书记分工,完了才报告中央。王明因为是刚从苏联回国,周恩来避其锋芒,可谓智者。但由于周对王明制约不力,后来在整风中也作了检讨。1938年3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毛又把凯丰派到长江局,负责宣传工作。此时的凯丰已经属于毛泽东这一派了。
长江局的内部分工:参谋处,叶剑英兼参谋长;秘书处,李克农兼秘书长;民运部,董必武兼部长;组织部,博古兼部长;宣传部,王明、凯丰先后兼部长;党报委员会,王明兼主席(他一手控制了新华日报);项英兼东南分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新四军军分会书记;国际宣传委员会,周恩来负责,他还出任官方的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
长江局的领导范围不比北方局小。它领导13省地方党和新四军。其中,长江局直接领导的有东南分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不含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省委、省工委、特委以及闽西南潮梅特委(原名闽粤赣特委,这个本来归项英的东南分局管,但他不想要);江苏省委(范围包括上海)主要受中央直辖,具体工作由长江局指导;其他东南地区包括江西、福建(不含闽西南)、浙江省委、苏南、皖南特委和新四军由东南分局领导。
平津唐点线工委一度也由长江局领导。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广州沦陷,长江局工作人员全部撤离武汉,主要人员撤往重庆,一部分去湖北农村、一部分去西安,王明回延安。为了防止长江局尾大不掉的毛病重演,毛泽东决定把南方工作一分为三。11月9日,中央批准成立中原局,刘少奇从延安调到河南任书记(后中原局迁到皖东指挥新四军四、五支队,后与陈毅会合于盐城,改名华中局,领导新四军全军);1939年1月5日,中央批准成立南方局,书记为周恩来,驻重庆;此外将东南分局升格为东南局,以安抚项英,削去了周恩来在新四军的影响。后来项英死难,刘少奇夺取了新四军的控制权,而当时刘少奇是毛泽东最信任的诸侯。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的故事在抗战时期的长江局惊人的重演。
由于王明挟洋自重,手握南方13省重权,对延安不大听招呼,所以长江局这段历史往往被党内定性为过大于功。到了90年代,才纠正过来,认为长江局对党内、对全民族抗战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长江局的前期(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之前)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1、 展开国共谈判,推动国民党走向全面抗战。1937年12月18日,王、周、博到达武汉,立即与陈立夫接触,21日,三人与蒋介石谈,蒋对会谈表示满意,成立了两党关系委员会,共方是王、周、博、叶,国方是陈立夫、康泽、刘健群、张冲。长江局在年底写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纲领》并与国方代表讨论,但蒋不想承认共方的平等地位,单独由国方发表《抗战建国纲领》。纲领是旗帜,国民党还是想独扛大旗。4月,延安改变策略,表示应赞助和拥护国方的纲领。在争取两党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方面,王明等也做了努力,例如正式提出建立各党派参加的民族革命联盟,但蒋介石始终不愿与共方平等,只愿意采用遇事协商、临时约见的形式。这种约见式的谈判主要和蒋介石、陈立夫、何应钦进行,合计十多次。双方实质性的合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