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十大切入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十大切入点 2015年高考考前作文指导 2015年湖南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1、切题 2、文体 3、感情 4、内容 5、语言 6、结构 7、深刻 8、丰富 9、文采 10、创新 2015高考作文十大切入点之一:切题 技法指津    “切合题意”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个要求。考场作文只有在切题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评判。由此可见,切题是考场作文的生命线。 三、行文写作要锁定题意    要让所写的内容切合题意,考生还要学会在行文之中处处切题。而在行文中切题的方法就是紧扣中心,时时点题。点题的方法主要有:    1.字面重复点题法。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重复标题或者中心,反复点题,就会达到突出中心、切合主旨的目的。     2.似曾相识点题法。在行文过程中,相似的词语、句子反复出现,不变的是基调,变化的是细节,不断强化主题,又在变化中给人以丰富生动的感受。表现在形式上,考生在作文中要多处反复点题,点题的形式每次都要有所变化,避免字面重复点题法的生硬,变刻意点题为自然点题。这样会显得机智灵活,而且主旨突出,立意鲜明。    3.浓墨重彩点题法。避免前文点题的不足,在结尾以一段或几段文字点题,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多方面反复强调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 误区警报    不少考生因为没有认真审题或审题不准,立意和行文不能切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考场作文出现了致命的失误。从高考作文现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误解而离题。考生或者对题目的含意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做整体,只紧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会导致文章偏题离题。以2011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作文题“时间在流逝”为例,不少考生误解了题目含意,写成“家乡在变化”“思想在成熟”等。此类文章写得再好,也不符合要求。 2.因随意而脱轨。考生没有紧扣题目、紧扣中心写作的意识,想到哪儿就顺势写到哪儿,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离题的现象。以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为例,文题要求考生针对“中国崛起”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但是不少考生背离客观实际,以所见到的一些阴暗现象,大谈中国改革开放的弊端,随意否定中国的崛起,结果偏离了题意。 3.因忽视而偏离题意。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者话题,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以2011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题为例,文题要求“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但是不少考生由于忽视了“至少选择两种”这个限制,只选择了一种镜子来写,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 范文指引    时间在流逝    安徽一考生    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耐不住性子,在草丛中,融化成了一滴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连绵不断地诠释时间,又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在宇宙间变换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是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当少年不再,便有了衣带日已宽,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他与她便成了陌路;如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双亲却已不在。 时间给予每个人的都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可不同的人对待时间的态度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撒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相信“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开”,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季节已经轮回,今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拓展。钱学森,这位科学界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就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价值的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