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五单元 狱中杂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狱中杂记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3.概括文章主旨,学习文章写作特点。 4.探究问题,了解清王朝刑部监狱的黑暗现实。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 1.概括文章主旨,学习文章写作特点。 2.探究问题,了解清王朝刑部监狱的黑暗现实。 [天天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窦( )穴 遐迩( ) 老胥( ) 户牖( ) 违( )背 矜( )诩 骈( )文 俾( )使 大辟( ) 罹( )难 绞缢( ) 日晷( ) 桎梏( ) 痼疾( ) 锁钥( ) 主谳( ) 口呿( )舌挢( ) 2.文学常识 (1)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清代散文家,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然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2)“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 本文以“杂记”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 (3)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戴名世是桐城派奠基人;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4)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本文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方苞因受戴名世的牵连而被捕入狱,他亲身体验、观察和了解到清王朝刑部监狱的种种黑暗现实,以严肃、质朴的文笔描写了牢狱的恶劣环境,揭露了狱吏的贪赃枉法、滥用酷刑和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苦无告的不幸遭遇。 [文本研读] 1.速读课文,列出本文的提纲。 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探究] 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课时测评] 1.解释下列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1)作:①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②此役作也( )③屈平之作《离骚》。( )④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⑤体有不快,作一禽之戏( ) (2)矜:①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②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③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3)叩:①余叩所以( )②娘以指叩门扉曰( )③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 (4)易:①是疾易传染( )②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 )③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侯( ) (5)质:①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 )②然犹质其首( )③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⑥燕太子丹质于秦( )⑦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 (6)其:①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②其伤于缚者( ) (7)差:①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②吴公差强人意( ) (8)要:①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②惟大辟无可要( )③便要还家( ) (9)即:①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②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 )③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④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势必危矣(

文档评论(0)

baby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