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探索.docVIP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探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1.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建立与新闻统治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同时建立起为这一政权服务的新闻事业网,加紧对新闻事业的统治。设在首都南京的 《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中央通讯社1927年5月迁南京,1932年改组建立总社,中央宣传部秘书萧同兹任社长。到1936年止,中央社先后在上海、汉口等各大城市设立了11个分社,在昆明、西宁等省会和重要城市派驻通讯员三十余人,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通讯网络。同时,在东京、日内瓦、新德里设有通讯员。中央社又与路透社、哈瓦斯社、合众社、海通社等签订互换新闻的合同,这些通讯社的电讯,均由中央社统一抄收编发。这样中央社既垄断了新闻来源,又拥有无线电传播新闻的专用权,成为国民党新闻事业的支柱。到1937年抗战前夕,中央社向全国250家报社发稿,日发中文电讯稿8000到l.2万字。 ???《中央日报》1927年 3月创刊于汉口,在国共合作下武汉时期的 忡央日报》,进步倾向显著,“七一五” 政变后转向反共宣传。1928年2月在上海复刊,次年2月迁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伦兼任社长。1932年实行社长负责制,首任社长程沧波。该报还陆续出有多种地方版。“九一八” 事变后,《中央日报》成为宣传蒋介石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的急先锋。程氏整顿社务,致力于业务改进,提出实现报纸营业化、学术化。效率化的口号,该报由对开2张扩为3张,销数从不到万份增至3万份。 ???“中央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1928年8月在南京建立。1932年11月该台的发射功率由500瓦增加为75千瓦,呼号改为XGOA,成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电台。收听范围可达东南亚。到1937年抗战前夕,国民党还先后办了二十多座地方广播电台,从而组成了一个广播网络。 ???此外,国民党较有影响的新闻机构还有军方的机关报《扫荡报》,1932年6月在江西南昌创刊,1935年迁汉口出版。国民党地方党部办了地区党报、政府机关报,各派系及大小军阀也都办有自己的报纸,这样,国民党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占据了全国新闻出版的垄断地位。国民党在建立自己的新闻事业网的同时,还采用各种办法加强新闻统治,钳制社会舆论。它制定新闻出版法令,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迫害革命报刊。其中主要有《宣传品审查条例》、《出版法》、《新闻检查标准》、《修正重要都市新闻检查办法》、《指导全国广播电台播送节目办法》、《图书杂志审查办法》以及《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有关部分)》等。它实行严厉的书报检查制度,任意删削检扣进步书报。1929年在各地设邮件检查所,实行邮电检查。1933年在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设立了“新闻检查所”,1934年又专门成立“中央宣传委员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 及其地方机构,在上海首先施行出版前原稿审查制度,1935年成立中央新闻检查处,形成严密的新闻检查网。 ???国民党还施展了笼络收买报界,假意俯顺舆情,控制利用民办新闻机关的另一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蒋介石1929年12月27日发出的“大公报并转全国各报馆” 的通电。在这则通电中,蒋介石通告全国各报,从1930年回月1日起,“于国事宜具灼见,应抒谠言”,对于国民党当局的“党务、政治、军事、财政、外交。司法”各方面,“以真确之见闻,作翔实之贡献,凡弊病所在……亦请尽情批评”,表示“凡属嘉言,咸当拜纳,非仅中正赖以寡尤,党国前途亦与有幸焉”。他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俯就舆情”,扶持“正当言论机关” 的面孔。与此相配合,南京政府于1932年1月通令取消电报新闻检查,1933年8、9月间,又发出《保障正当舆论》和《切实保障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在一个时期内,在一些民间报纸中,造成了放宽言禁保障舆论的假象。国民党政权就是通过这样的硬软两手政策,对全国新闻事业进行垄断、控制和迫害的。??大革命失败后,转人地下的中国共产党,迅即着手重建自己的报刊系统??秘密出版地下报刊,继续传播革命声音。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尔塞维克》与《红旗日报》。 ???《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在上海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机关刊物,组成由霍秋白任主任的编委会。继任主任有蔡和森、李立三。开始是16开周刊,后改为32开半月刊、月刊,1932年7月出至第5卷第1期停刊,共出52期。它一创刊,就以全力揭露叛变革命的国民党的真面目。《发刊露布》指出,“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的国民党,“已经不是从前的革命的国民党,而是屠杀工农民众,压迫革命思想,维持地主资本家剥削,滥发钞券紊乱金融,延长祸乱茶毒民生,屈服甚至于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并指出“此后中国的革命,只有无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它还以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